在普洱茶的加工中,有一道工序叫均堆,还有一道工序叫归堆并拢。这两道工序从茶叶采摘到精加工,一直再被制茶者有意或者无意的进行着拼配,看似是制茶者很随意的拼配动作,其实完全是由制茶师傅心中的经验控制。总之品配的目的是: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我们在接触历史老茶的时候,会喝出普洱茶的层次感,而现在的普洱茶是几乎不会出现的。当然原因较多,今天只从拼配角度分析一下,从配方讲,像73号青饼,饼茶的标准重量是357克,其中所含青毛茶一级5%,五级20%,六级25%,七级25%,八级25%。早些时候没有什么山寨茶之分,有什么原料就用什么原料,所以造成了以前的茶每个批次口感都不一样,即使后期有了分茶区的编号,也会与喝茶人分辨出来的滋味有出入。
以前拼配茶品是为了降低成本,再加上当时人力成本比较低,所以在人工制作时分多次加入茶叶压制。
有里外茶就是春茶加入秋茶台地茶加入大树茶,一个是能降低成本还有能够使整体滋味更独特持久。
盖头茶是把不同年份的散茶和毛茶拼配在一体是为稳定其质量。
洒面茶就是一款茶内部是级别很差的茶,表面看着挺美观漂亮是古树大叶,这种不建议购买和收藏。正是由于这种分层的制作工艺撬茶的时候要把整个茶撬散摊匀品饮才有滋味,要不滋味会单一。
后来到了现代,在拼配要求就会精细很多,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手工活了,而需要从原料,等级,季节等详细数据才能确定配方。配方确定后首先要调饮,经过无数次的品饮改进寻找到大众最佳的口感享受,才确定为最终的秘方,通常会用四组或五组的数字代表。因为是已经提前按配方拼配好的直接就可以称重,蒸制。这种做出来的茶品就不存在里外,批次,滋味不一样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