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茶粉调配茶
炎炎夏日,喝杯冰爽的茶饮料,不能不说是一大享受。但是,日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北京市生产和销售的茶饮料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的结果是有害菌总数、防腐剂严重超标,面对这样的结果,你还敢放心地去享受“天然”茶饮料?
 
 
  那么我国的茶饮料生产处于什么阶段?是否也是“三精一水”(用香精、甜味剂、防腐剂和水勾兑成茶饮料)主导市场?带着问题《粤港信息日报》记者采访了广东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赵谋明。赵谋明告诉记者: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市场上还是以调味茶为主流,与发达国家的纯茶饮料主导市场还有距离,但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调配茶原料成本是天然的50
 
  %据赵谋明院长介绍,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目前生产的茶饮料有两种工艺,一是用茶粉加水调配而成;二是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记者在市场上发现,无论是什么品牌的茶饮料,在成分一栏中几乎都写着茶、水等主要组成,没有一家企业写茶粉。那么两种工艺有什么不同?赵院长一语道破了天机——前者省去了萃取过滤过程,原料成本较后者要低30%-50%。除了成本上的差距外,二者茶的有效成分含量也不同,用茶粉调配的茶饮料中所含茶多酚量非常低,大部分茶味是靠香精调配出来的,而调配的茶味也含有天然香精成分,一般是无法靠实验室手段检测出来的。
 
  显而易见,大部分想赚钱的企业自然会选择茶粉调配茶饮料,而在产品标识上又可以大打擦边球,原料一栏大都标注为茶或茶叶。
 
  低门槛给了三精茶生存空间
 
  对于食品行业的国家标准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步伐的现状,赵谋明院长认为这是整个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拿茶饮料为例,我们的国家标准各项指标很低,其中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的标准值也只是大于或等于200mg/L。这样花几十万就可以建一个饮料厂,准入门槛低致使企业大都抱着赚一笔是一笔的心态做产品。
 
  调配茶相当于还原奶
 
  那么用茶粉调配的茶,消费者长期饮用会有碍身体健康吗?对于此问题,赵谋明的观点是,目前的茶粉调配茶就等同于牛奶中的还原奶,牛奶生产为奶粉,奶粉再还原成牛奶,营养会损失一部分,但是还是牛奶制品,无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调配茶也是同样道理,只要企业严格按照指标生产,保证茶饮料中有效成分符合指标便没有食用安全问题。但是就如还原奶一样,成本会低于鲜奶,应该有标识来区分。调配茶在产品标识上应该标清楚主要成分是茶粉还是茶叶,在价格上二者也应该严格区分,否则消费者花了茶叶的钱买了茶粉调配的茶,这是一种商业欺瞒行为。应该还消费者以知情权。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0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