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全国或是东莞,如今一股“好茶”之风正悄然兴起。饮茶,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有着独特的情调。随着东莞商贸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生活方式,云南普洱、安化黑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都已成为东莞人的杯中物。爱喝茶的东莞人,带动了这个区域茶庄的兴起与繁荣。
茶本身作为一种饮品,一种历史文化,相对于其他饮料带有着不可或缺的健康元素,如今当代社会开始走着健康饮食习惯,茶本身伴有健康之味,人们为健康而喝茶,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宁可一日无食,也不可一日无茶”。东莞爱茶人士数不胜数,他们共同营造着东莞茶氛围。
物业过剩,投资茶叶稳涨
如果仅仅只是爱茶,当然成就不了东莞藏茶之都的美誉。藏茶需要大量的仓储,东莞的物业过剩为藏茶提供了契机。东莞人多数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物业,一方面他们靠着物业转售出租每月收取一定租金,光坐着就有钱收,手握每月固定资金流再加上个人喜好之后,投资者观看着这个投资市场的动态,就会发觉,近年来兴起的茶叶收藏与投资,而且有些人由于投资茶叶而身价翻了几番,从而引起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物业停滞不租,亦可以作为藏茶大仓,加上东莞这得天独厚的藏茶环境,不少藏茶前辈都会预留一些物业作为囤放茶叶之用。
不论在投资者眼中还是在爱茶人士眼里,茶叶即使有着市场价格波动,但是如果有一定时间的沉淀,茶叶自身价值是不会下降的,更多的在人们眼中这是一笔财富,不做买卖留给后代也是不错的选择。
天时地利,东莞是藏茶陈化宝地
再言近多年来,活跃的茶叶行情催生了为数众多的茶叶市场、茶行、茶庄、茶楼,传播着良好的茶文化。东莞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雄厚资本,拥有数量众多的普洱茶藏家,东莞普洱收藏家们的藏茶经验更是国内首屈一指。
同时特殊的气候成为收藏陈化普洱茶的优先条件,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小,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仓存,有利于加速普洱茶的自然陈化过程,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东莞藏茶数量惊人,藏品丰富而又具有历史纵深感。以丰富的藏茶经验和专业化的仓储基础,决定了东莞藏茶的预期品质,莞藏靓茶一说由此而来。
本土各路巨头渗透茶行业
除此之外东莞历年来的经济发展,让多种投资市场鱼龙混杂,不少手握大量金钱的富豪们没有很好地理财,茶业不断推出新茶新产品,并且请来名人代言,一方面推动了茶文化传播进程,另一方面也抬高了茶叶价格,让爱茶富豪们一有新茶推出立刻大笔收入,争先购得新茶开市的最低价。
对于东莞的藏茶,有人用“深不可测”来形容,仅在东莞长安就有被誉为“中国藏茶第一人”某企业领导,藏茶数量已达6700多吨。一位茶界资深人士分析原因时说,东莞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地方,有钱的隐形富豪多,动辄以百万资金藏茶的人不在少数。
在越来越多的本土资金注入茶市,本土房地产各大巨头、汽车行业也开始把手延伸到茶行业,据悉,东莞高尚住宅社区星河传说已有几所高级茶业会所,集各类茶叶品牌,打造全新茶业品茶体验馆,正以传统时尚相结合的姿态走向当今社会,渲染着更多更好茶文化。
角色不可替,“莞藏靓茶”大舞台已成型
东莞普洱藏茶多,陈化气候条件好,这是茶界公认的客观事实。东莞作为中国收藏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在实现批量普洱茶陈化,产品从投资市场进入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东莞在收藏仓储普洱茶方面的商业探索超过了原产地,东莞仓特别是“大仓”存放出来的普洱茶将会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如今,“莞藏靓茶”口号已出,离开东莞我们去哪里找陈年老茶?有人说:“流经东莞的茶叶会成为好茶叶”,“南茶北调”现象早已成为主流,在中国北方、中国台湾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每年都有不少爱茶者投资者来东莞寻茶,寻的就是一款“莞藏靓茶”。
“莞藏靓茶”早已成为东莞一张茶名片,一直以来,全国各种茶叶首发会、茶博会等大型活动都选在东莞举办,东莞有着今天一切,离不开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他们所做的努力都只为广大茶友、茶人和专家打造一个全国际性茶叶交流贸易的舞台,不断促进东莞市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有人常言,要做大品牌先来大东莞,这句话准没错。
上半场藏茶,下半场通路
预计到2015年,东莞藏茶家手中的陈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给消费市场,届时,普洱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态势。十年以上的具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稀缺程度逐年降低。而东莞作为老茶生产基地,在普洱茶界的影响将愈加重要。存量茶的销售也给东莞藏家带来新的课题,现在东莞有些藏家手中的茶有市场价值,但藏家并没有兑现相应价值的能力和通路。东莞茶商和藏家必须有足够的投入和相应的布局,才能引领东莞藏茶,继续往前。
东莞作为中国收藏普洱茶最早最集中的地方,在实现批量普洱茶陈化,产品从投资市场进入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未来十年市场超过50%的老茶将出自东莞。东莞在收藏仓储普洱茶方面的商业探索超过了原产地,“东莞仓”特别是“大仓”存放出来的普洱茶将会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特此声明:本文源自《东莞茶仓白皮书(2015)》一书,内容由“老茶鬼微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