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在珠三角某资深藏家处品老茶。一泡私藏茶,据称已陈放30余年,价值不菲。汤色红艳,煞是惹眼。入口却滋味寡淡,香气薄弱,完全感受不到所谓陈年老茶“越陈越香”。
“这就是传说中的无味之味,只有年份够久远的老茶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藏家目光扫过一众茶客,语气中充满豪气。笔者却为他满仓的“老茶”感到悲哀。
学过茶叶品质审评的茶友都明白,湿评内质环节,香气、滋味是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无论年份多久、价格多贵的老茶,香气、滋味这两项得分上不去,整体品质分数也不可能高到哪去。
针对普洱茶的后陈化品质问题,云南农业大学邵宛芳、杨柳霞曾在《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特点差异的初步研究》一文提及:如果普洱茶已经具有了汤色红浓、陈香明显、滋味醇厚、叶底黑褐色的品质特征,这样的普洱茶如仍一味地无期限的储存下去,必然会使普洱茶中所含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故在普洱茶的储存过程中,应视茶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时间。而不应该单纯地追求储存时间长短。
可见,普洱茶的后陈化是有时间局限性的。伴随着茶中有益成分的分解、氧化,普洱茶的适饮口感逐渐达到顶峰,再由顶峰急转直下,呈现出一条抛物线状态。抛物线的尾端便是品质劣化,直到失去品饮价值。这个进程是不可逆的。
老茶的品质劣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清宫贡茶。王郁风《普洱茶与清皇朝》提到,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曾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
即使贵为贡茶的陈年老茶,也无法抵挡时光的侵蚀。一旦过了“越陈越香”的边界,只能是“嗟叹韶华留不住”了。别相信有些大师“无味之味”的说辞,无味就是无味,除了品质劣化没有别的解释。
在常年湿热的珠三角,正常仓储的普洱茶10-20年即可达到品饮口感的高峰期。至于这个阶段能维持多久,与原料、产品形态、包装方式、仓储环境都有极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藏家来说,仓储超过10年的茶,就应该时时检视一番,该消耗的消耗,该流通的流通。敝帚自珍固然难得,误了茶的“青春”就追悔莫及了。
当心“过度仓储”毁掉你的茶。四处搜罗,汗牛充栋,却眼看半生心血付诸东流,还有比这更令人扼腕叹息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