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懂茶
普洱茶
喝茶和懂茶,是两种境界:喝茶的人多,懂茶的人少。但懂茶,比喝茶简单多了。
每一次路过仿古装修的茶馆、茶叶店,总会被里面的茶香吸引停驻。
想走进去观摩,又怕热情的小妹拉着你就要推销产品,更怕坐下来喝茶时“笨手笨脚”的姿势引得他人窃笑。
于是叹了叹气,还是自己回去摸索着喝茶吧。淡了下壶闷久一点,浓了大不了加点水冲淡。
懂茶,到底难不难?
《第一次喝茶就上手》《一本书学会泡茶》《一篇文章认识六大茶类》... ...很多书都在讲茶的知识,更是恨不得你用一本书的知识和时间,就成为喝茶的高人。
有茶知识的整理是好事,有学习茶知识的心更是好事,但万万不能因为心急坏了好事。
那些代代相承的制茶大师,他们从年幼在茶树从中玩耍,到不惑之年扛起制茶的重任,他们一生的辉煌经历,不是一本书就能记载的;
那些把茶带进实验室的茶研究者,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剖析茶叶里最神秘的营养物质,让茶叶发挥真正的健康作用,开拓更广的食用领域,他们一身的学术研究,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释清楚的;
可是,这些真正的喝茶高人,耗费了一生的精力与茶打交道,都不敢说:“我是懂茶的人。”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懂茶?
一  
品茶不是评茶,知而不论才是懂
如果在你面前有一群人,他们围坐着讨论一款茶:“这个茶真苦!”“不,应该是涩。”“你们慢慢喝,咽下去其实还有回甘的。”
喝完了,他们开始研究叶底、茶干:“这个茶干太碎了。”“叶底颜色太深,没有韧性。”“茶汤着色不正,带着些许浑浊。”
你会不会觉得这些都是懂茶的人呢?
他们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口感,去评价这个茶在他们品赏后的体验,并不能准确判定了茶的好坏。
这些人的高明之处,与其说是懂茶,不如说是懂自己对喝茶的追求。
喝过的茶越多,不一定越懂茶,但一定越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茶味。更能明白,品茶终究品的就是茶与你的相融程度,再好的茶,不爱喝也无办法;喝不到喜欢的味道也是遗憾。
我们不是专家学者,平日里喝茶不必抱着评茶的态度,什么样的茶味都有可能喝到,能辨明自己喜欢的味道就好。
知茶味却不论茶,才是真正的懂。
 
二  
懂茶,就要把茶当作一位挚友
朋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出生在世,家人是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而朋友,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因为他们的善良、仗义,让我们愿意参与彼此的生活。
茶,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因为它的味道、香气甚至情怀,选择了忠于这一种茶,就像真心对待好友一般,用心品味它。
朋友们总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他们善良、直率、低调,也会带点小脾气,一些小缺点。这些鲜明的个性彰显了每个人的独特,越是生动的灵魂,越是真实。
如果你把茶叶当做朋友,那它是苦是涩,还是香韵留齿,都是它的品性,学会去欣赏这位“朋友”的个性,去接纳它的好坏。
接纳朋友,是不在乎他外貌、地位的,所以品茶绝对也不能抱着“只有好茶才值得喝”的想法。
当抱着欣赏的心态去品茶,你才能更客观地评价不同的茶味,不为心里的好恶干扰;当有充足的经验去评茶,你才能在边品边收获更多滋味。
如此心态对茶,便可称为懂茶。
 
三  
喝茶最高的境界,其实是不懂
到了懂茶的境界,再深入一层是懂了天下所有的茶,每一种都能说一道二吗?
刚好相反,我们更需要一种“不懂茶”的姿态。
喝茶喝多了,总有一天到达一种饱和的状态,每个味道都了然于心,每种茶性都熟练冲泡。这时候你或许可以自称是高手,但也易失去对茶的新鲜感,你的“茶杯”满了,喝茶的乐趣也满了。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茶人,到这一步,反而谦虚起来,抱着一种“不懂”的姿态喝茶。
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样,每一次的冲泡都有新的探索。用下一次的尝新与“懂茶”的经验碰撞,是颠覆你的味蕾,还是惊艳你的嗅觉?因为你承认“不懂”,所以更有继续喝茶的动力。
举着不满的茶杯去期待下一杯的味道;喝明白一种茶又馋着下一种的清甜;追了这一季茶又盼着下一季茶的尝鲜... ...
因为不懂,成为了喝茶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的茶人,是幸福的。
懂茶,不是喝茶人最终的追求,喝的茶越多,越持着“不懂”的心态,你才能真正体会喝茶的乐趣。
喝茶不用速成,别着急,每一杯有每一杯的乐趣;喝茶不是比赛,不求满分,每一次都收获自己的体验。
爱喝茶已经是最好的初识。
懂,是我们认识了茶味;不懂,是等着茶来认识我们。
 
作者: 杯小茶
日期:2023-12-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