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再次勃兴的滥觞,应当归功于港澳台茶商的先知先觉,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萌发,到最近十年的大兴于世。前十年当中,由于受制于市场容量的限制,港澳台地区的普洱茶商,虽然躬耕于普洱生茶的领域,但无论是产量或销量,都相当有限。大陆地区的茶商,在觉醒之后迅速跟进,并牢牢地把控了普洱生茶的生产、流通渠道,占据了最为广阔的普洱茶消费市场。广东省普洱茶市场就是这次商业浪潮的产物。
不同以往的地方在于,最近十年普洱生茶市场的火热,是以名产区的山头茶为热点,这完全走的是名优茶的路线。在这方面,大陆的普洱茶厂商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接管了市场的主导权。隐患在于,名山头古树纯料普洱生茶,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只占云南普洱茶总产量的 5% 左右,只经得起二、三线的普洱茶中小企业运作。既往主导普洱茶市场的一线企业,不甘于自身拥有巨大优势的常规产品量大利微,转而杀入这个狭小的领域,大、中、小普洱茶厂商殊死搏杀的结果,名山头古树纯料茶的市场迅速枯竭。
要做小产区古树纯料生茶,就不可能有量。所以产品迅速陷入同质化,是真的都是真的,品质相差不大。是假的都是假的,品质相差亦不大。在这一波普洱生茶财富浪潮中,最令人喟叹的莫过于产区的品牌得以确立,而企业的品牌并没有树立起来。出自同一个产区的古树纯料生茶,更被重视的是谁更纯更真,品牌的贡献度极度的弱化,出现了“大品牌不如小品牌,厂家产品不如私人订制”的论调,甚嚣尘上。名山头古树纯料生茶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如今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面临发展的瓶颈,重朔品牌道阻且长。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普洱茶从一种偏居一隅,边销藏区、外销港澳台东南亚的小茶种,一跃成为当今中国领军茶,老茶的牵引功不可没。历史上云南地方就有饮用老茶的习俗,只是从未得到重视。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在其编纂的《大理府志》中就宣称:“感通茶,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民国六年(1917 年)《 路南县志 》中赞叹宝洪茶:“ 藏之越久越佳。”敬昌号的老板马祯祥回顾抗战时期的普洱茶:行销内地的都是新春茶,销往香港的都是陈茶,贮藏越久味也就越浓越香,有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这些记载都出自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远比茶书的可信度高。
许是应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直到 1995 年,邓时海教授《普洱茶》一书在台湾出版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逐渐广为人知,成就了后来老茶市场的空前盛况。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急剧上升,导致存世稀少的老茶快速被消耗殆尽,造假的不端行为更进一步加深了老茶的信任危机,可以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由此中期茶的市场勃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回顾过去几年,之所以中期茶并没有出现市场火爆的市况,是基于众多的原因。新常态经济导致购买力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中期茶尚未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转换才是主因。当下广东珠三角区域,一众仓储大茶商,优点是存茶量大,缺点是绝大部份产品并非是自己生产,扮演的是守门人的角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价格的不合理。不可不察还有消费者的习惯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饮食习俗差异极大。广东珠三角地区普洱茶商,正在努力建立起仓储标准,即便是最终建立健全标准,能否满足全国各地的市场都是未知数。
面向未来,普洱茶巿场终将从产品牵引市场,转向以消费需求主导市场。对于消费者需求重视度不够是当下普洱茶厂商最大的短板。从常规性产品角度来看,普洱熟茶应当是主体,普洱生茶则是补充,中期茶作为市场的牵引力量。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来看,现有普洱生、熟、老茶面向的客户群体仍然是传统的客户群体,这个群体即所谓的政商两类群体。按照经济学家们的推测,中国有 2 亿人以上的中产阶级人口。
由于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市场的分化,即使占领了其中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个群体亦不足以消费掉现有普洱茶的产能,更不足以消解掉 168 万吨的内销茶产量。茶叶消费市场,正在从过去 30 年中名优茶牵引、中产阶层群体消费,转向更为广阔的民茶巿场。单以普洱茶而言,生茶中以名山头古树纯料占据高端消费市场的时代将渐行渐远,转向以合理拼配扩大中低端消费市场为导向。
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就是赚钱很难,需要一块钱一块钱的来挣,好处是市场容量巨大,而且消费需求稳固。
熟茶中,提升性价比是不二选择,既往在生茶市况火热挤压下,都是最差的原料被用作熟茶发酵,价廉质低几乎成了熟茶的标签。今后性价比高的熟茶,在健康驱动下终将王者归来。老茶对市场的牵引,可以被看作是创造需求。当满足自身需求的家庭藏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共识后,市场将获得更为广阔与长远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