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有人说,叶底其实无秘密。不能通过叶底来断定一款茶是否是好茶。当然,凡事无绝对,但是叶底一点忙都帮不到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特别是普洱茶,看叶底主要看嫩度,色泽匀度,叶质,匀度,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问题,导致好料未能成为好茶。
	即使如此,叶底仍然有其值得了解的知识。比如以下这些常用术语就是最好的说明。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通过以上这些叶底专业术语,不仅可以传达出普洱茶用料的优劣、还可以鉴别出工艺的好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好坏。
	同时,在以叶底来评鉴普洱茶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叶底一定要将冲泡过的茶叶导入专门的叶底盘,注意拌匀、铺平、不能有褶皱。如果实在看不清,可以将叶底用清水漂洗,让叶底浮在水中,这样可以观察的更为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