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熟茶,是普洱茶的未来。阻碍熟茶的普及,是一个不公平的衡量体系,即现今按等级来确定熟茶价格的体系。大滇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这个体系,让消费者能够更准确客观地判断熟茶的质量,而非主观叙说。重建衡量普洱熟茶的标准体系,让消费者简单判别大致质量,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熟茶。这是一个大课题,如果能够成立,是为普洱茶行业真正做了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大滇将把这个体系用到自己生产的熟茶里面。普洱茶熟茶质量标准将用以下体系:山头+季节+级别衡量原料;以及由此拼配而成的饼茶。
一、T级
T级,谐音为特种茶。在大滇体系里,暂时表示为古树茶。
二、A级
A级标准为普洱茶发酵茶名山,如布朗山、巴达、勐宋等名山茶。
三、B级
B级为高山茶,非名山茶,但海拔较高,非坝子茶(平地茶)
四、C 级
坝区茶,但是合格茶区,非农药茶,橡胶地茶等。低于这个级别的茶大滇将认为不适合人类饮用。
TABC,构成了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是季节,春夏秋,代号为1、2、3;第三个维度是等级,沿用现在的等级制度,比如一级、三级、五级等。
由此,熟茶的散料可以直接定义为:T11,意味着是古树春茶的一级茶;A25(布朗山),则为布朗山夏茶的5级茶;B39,则为非名山茶区高海拔秋茶发酵的9级茶。以此类推,这些用料在产品的配料表标明,将会帮助大家识别这个茶的大致品质。这样,同样是宫廷普洱茶,T10,B20,C20(尾号0表示是宫廷等级的茶),价格就会有显著不同。从而避免了现在同样是宫廷普洱,低档茶发酵的与高海拔茶、古树茶发酵的完全体现不出价值,使得厂家没有动力去发展更高品质的产品。如果这一标准能够成为强制标准,并辅以一定的检测手段在茶行业推广,必将有助于这个产业的进步。当然,这只是大滇的一个想法,也将在大滇2014年以后的产品里作明确标识。大滇简称为三维熟茶标识法。
我希望大家理解和读懂大滇自创的标准,大滇致力于让普洱茶透明化,把每一种原料和制作工艺清楚展示给消费者,方便选择自己所需的产品。2014年制作的普洱熟茶,即701和801批的大滇熟茶,将会在配料表上写明,A13,B25等标识,希望大家了解。
作为一个从业者,大滇更多的关心是这个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而非短期的炒作。目前炒作之风极盛,利欲熏心者,不顾原料成本和市场真实需求,人为制造所谓赚钱效应,把新茶成本不过百元的产品炒到数万一饼,赚钱的只可能是极少数人,绝非大多数。2007年炒作的是整个普洱茶,目前炒作的是古树茶。古树茶虽有一定的稀缺性,但绝非产量稀少。云南省数十万亩古树茶园,年产数千吨,其中不乏优质品种等待挖掘。而对于龙头品种如老班章等,绝非个别企业可以垄断,毕竟,同样的价格,茶农未必愿意卖给同一个企业,何况,永远有茶商会比某些企业出价更高。加上感情因素,同等价格,显然没理由不卖给大家平时都很熟悉的茶商。
普洱熟茶,是适合大多数人饮用的茶。西方尤其是法国,关于普洱茶有益身体健康的医学研究,主要都是基于熟茶。高端的古树茶,现喝和存放,都有一定的价值。而作为口粮茶,普洱熟茶的市场远比生茶要大。建立这样简明的标准,帮助非专业人员更清晰辨别熟茶的大致品质,才是提升普洱茶产业的正道。炒作概念,捞一把就走,将会极大伤害这个产业。真正喜欢普洱茶的茶友或者茶商,让我们一起来抵制炒作,静心喝茶!
困鹿山—皇家御茶园困鹿山距普洱县城35公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总面积达10122亩,是云南省内距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树最密集、种类最丰富、周围植被最好的古茶园。困鹿山上的古茶树,生长在海拔米以上的森林中,树龄大多在2000年以上。困鹿山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就作为进贡珍品进贡到北京,所以困鹿山也被人们称为“皇家茶园”。传说尝百草而得荼的神农氏就是思茅古人,神农氏发现了茶树的神奇后便开始在今天的普洱县困鹿山一带进行栽植,当地留下的大片古茶园及过渡型大茶树,无疑是这个传说最有力的佐证。困鹿山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达10122亩,所产之茶叶清香可口,是普洱茶中的一秀,历来是贡茶的首选。 1986年在困鹿山发现1939亩半栽培型茶树群落开始,已经淡出江湖300多年的困鹿山又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并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