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普洱茶诞生两百多年来,直到上个世界70年代才出现熟茶?熟茶以及熟茶工艺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麽?这得从早期广东和香港地区习惯喝普洱旧茶开始讲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是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对普洱茶有较大的需求时期,尤其是香港市场。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後期,香港茶楼的茶叶消耗以普洱茶为主,占了茶叶消耗的60%以上,而消费者又喜欢喝有陈香味红汤褐底的陈化普洱茶。而在当时,自然发酵普洱陈化时间太久,短期不能应付香港市场需求,香港的茶商为了应付市场的快速需求已开始利用地窖的特殊温湿环境,人工快速促进普洱茶的後发酵。
由於香港地价昂贵,地窖式小作坊的普洱茶加工模式还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市场对「陈香味红汤褐底」日益增长的需要,解决供需矛盾,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从香港茶商将普洱青茶放入地窖中催熟的做法中得到启发,於1955年成立普洱茶攻关小组,从事人工加速後发酵普洱茶工艺技术(俗称普洱茶发水技术)研究。经过两年的反覆实验研究,於1957年获得成功,大大缩短了之前传统普洱茶的後发酵陈化过程和时间。
普洱茶人工加速後发酵技术工艺主要流程为:晒青(有时也用烘青)毛茶原料 -润水-渥堆-翻堆(解块) - 摊晾 - 起堆- 筛分 - 拼堆 - 装包 - 贮旧 - 成品。
云南省有关方面得知广东人工快速发酵加工普洱茶工艺获得成功的喜讯後,於1974年派昆明茶厂吴启英,勐海茶厂邹炳良、曹振兴等技术人员到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属下第二茶厂学习此技术,并将「发水茶」技术带回云南。从此,云南开始效仿广东做法进行加速发酵工艺试验,以後逐步在云南推广和完善。云南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原料优势,使普洱茶的加工生产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由此可见,云南普洱茶至从被香港和东南亚以「陈香味红汤褐底」为特徵的品饮方式後,由於正常存放时间过久,陈化周期较长,即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也成本过贵,所以,茶商退而求其次,以牺牲一部分口感来取得快速陈化,符合「陈香味红汤褐底」,并且由於大大缩短时间,也降低了成本,更适合市场消费。自然陈化过长,不适合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利用人工加速後发酵技术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是熟茶工艺诞生的现实基础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