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上来说,判断一款普洱新生茶的潜力,是一个专业而复杂的问题。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从品饮技巧上来品鉴。
1、重苦轻涩
苦涩的呈味呈感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生物碱,它们是普洱新生茶后续转化的主要物质。
所以,普洱新生茶要有一定的苦涩度。重苦不等于很苦,而是“大甘若苫”之苦,苦中带着厚重感。
苦,要能化得开、化得快(相对而言);白水清曾在茶会上说过,怎么去衡量一款茶的苦?以5秒钟作为标准,如果能在吞下茶汤后,5秒钟之内,苦带给你回甜,那就是顶级的茶,很难得的,这种茶是好东西。
涩不能太重,不能退不去。留在舌面、散得开的涩,那是茶的氨基酸跟茶的儿茶素导致的,这种涩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新茶来说,放下去它就会转好。
如果是留在上颚的涩,你吞下茶汤以后,30秒甚至一分钟,上面像是有一层东西蒙住,散不开,出现这种涩的茶放十几年都还是涩的,所以这种茶就不能买。总之就是,如果苦得令人皱眉,涩过未熟的香蕉,那后续转化预期往往也差强人意。
2、可闷可嚼
闷,指闷泡,闷泡能够使水浸出物最大化释放,提升茶汤浓度,能够放大茶的缺点,是试茶的常用方法。
一般来说,优质的普洱新生茶,也经得起闷泡,重手闷泡之下见底子。闷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度会增加数倍。
此时来判断苦能否化、化得快不快,涩重不重、退不退得掉,会更准确,更明了。
嚼,指含吮、咀嚼。可以是拿干茶直接放入口中含吮再咀嚼,也可以是泡开后,取叶底中若干叶片直接咀嚼。叶片肥厚,啖之味足者,嚼之有物者,往往内质好,后续陈化可期。
3、耐泡甜尾
字如其意,通俗好懂,也广为人知了。茶的内质是陈化的物质基础。而耐泡度是辅助判断内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耐泡,说明内含物质丰富,转化有内质基础。除了耐泡,还要甜尾。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好茶,都是“收尾必甜”,即是泡至尾水,茶汤淡而不寡,甜而生津止渴,稍加闷泡,甜润十足。可以说,“苦头甜尾”是内质好的体现。
文章参考:逸品茶童《如何判断新生茶的陈化潜力》[J].《普洱杂志》,20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