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上喝茶的人有很多,有的人仅仅只是喜欢喝茶,也有很多爱茶之人,在喝茶的同时也喜欢存茶。
那么怎样存茶才能保证茶叶的原始滋味。不同时期的存茶方式都有哪些呢!一起和阿楠向下看看吧!
唐朝时期的存茶器具:瓷瓶、丝绢
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中记载着:“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在唐代瓷瓶是最常见的存茶器具。这种瓷瓶又称之为“茶罂”,这种存茶器具,外在以鼓腹平底的长方形瓶颈、平口为主。一般这种器具主要用来装装置散茶或碎末茶。
唐代时期一般条件比较好的家族,会用较好的一些丝质作为存茶器具,一般都用丝质缝一个茶囊,并在内附夹层,这样更有利于茶叶的存储取用。
宋朝时期的存茶器具:茶笼
宋代时期最常用的茶器具是“茶笼”。宋代赵希鹄在《调夑类编》中谈到过:“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拔灰开瓶,取茶少些。仍覆上灰,再无蒸灰。”
这段话的意识是:他们先将茶叶放入瓶子里面,约装十斤左右;然后每年大量烧稻草成灰放入桶内;将装好茶叶的瓶子放入桶里,然后将草灰把桶四周填埋覆盖;喝茶的时候,拔灰开瓶,取少许茶,并把它保持原状。
这样的存茶方式,在一定程度之上保留鲜爽,在喝茶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滋味,为了宋代点茶喝茶方式的形成而提供条件,也是非常受宋代人的喜爱和欢迎。
明朝时期的存茶器具:陶罂
明代最常用的存茶方式是陶罂贮茶法。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则提到过:把茶的保鲜和贮藏总结为以下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亮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也曾陈述过:“收藏宜用磁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周厚箬,中则贮茶,须极燥极新,专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岁易。”从而体现了陶罂在明代时期的重要性。
明代时期的陶罂,可以存放十几斤的茶叶。先将干竹叶编成圆形的竹片,分层放置在陶罂底部;之后竹片上放满茶叶,再放数层竹叶片,后取宣纸折叠成六、七层,用火烘干后扎于罂口;在后上方再压一块方形厚白木板,以充分隔离潮气。曾一度受到明代人的欢迎。
除此以外,在同一罂中贮藏不同品种的茶叶,在当时被称为“品司”,不仅能够储存多种类型的茶叶,并且茶叶的质量和品质都是有保障的。
虽然时代不断的发展,存茶的器具不断地变化,然而存茶的方法却没有改变。在当前的时代,有很多家庭常用以下器具贮藏。
罐藏法:目前,许多家庭采用市售的铁罐,竹盒或木盒等装茶,若罐或盒是双层的时候,防潮性能更好。将装有茶叶的铁罐或盒,应当放置在阴凉之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如若罐装的茶叶暂时不饮时,可用透明胶纸封口,以免潮湿空气渗入。
坛藏法:用此法存放茶叶时,容器必须选择干燥无味,结构严密。常见的有陶甏瓦坛,无锈铁桶。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各种茶叶通常不宜混藏。因茶叶的风格不一,当香气迥异的茶叶贮藏在一起的时候,会因相互感染而失去本来的特色。
袋藏法:袋藏法是目前最为经济和简单的储存方法,也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储存方法之一。用塑料袋包装茶叶能否起到有效的保藏作用,关键在于茶叶本身的干燥和选择好的包装材料。
冷藏法:用冰箱冷藏茶叶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冷藏的过程中要保持茶叶绝对干燥,并且保证茶叶在储存的过程中不掺杂任何异味,否则会影响茶叶本身的味道,会导致茶叶出现串味现象,更不利于茶叶完好保存。
总体来说,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每当存放茶叶的时候则需要遵循“四忌”,分别为:“忌异味,忌潮湿,忌氧气,忌高温”,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茶叶本身的特性,从而体现出它本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