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港仓
一说到港仓,很多喝普洱茶的茶人、茶友、经营者会说港仓不就是湿仓吗?
湿仓是指存储过程中湿度过大导致普洱茶的陈化有些不受控制,或者说有轻度发霉,霉变的现象。港仓只是一个说法,并不代表港仓就是湿仓。所谓的仓储类型只是代表仓储的概念。
还有现在北方有相当多的茶友一说到广东仓,就说广东仓是有仓味的,同样也是误解。
需要强调的是,现存的天价老茶,号级茶、印级茶基本上都是出于港仓,贡献了大量优质陈年茶品。还有长期积累的仓储经验与技术,更造就了其它茶仓难以模仿的港仓陈茶品质,非常值得普洱茶经营者借鉴。
早期的港仓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地仓与干仓的方式。
▌地仓的方式是自然存放,建仓库
据说当时香港茶商建茶仓的地点有特别要求,选在半山腰的位置,东南朝向,负山而建的半地下仓库。这种环境不需要人为加湿,做好通风管控即可。
但我认为这样来建茶仓的肯定还是少数。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舍得花这么高的成本在半山腰建个仓库还是值得怀疑的,况且还不一定有地方。
图片
我更相信对于早期的香港茶商来说,只要能有库房给他来使用存放都是不错的条件了。
毕竟地仓是一种自然仓的存放方式,较少人为干预,不太好把控。如果遇到雨水多,湿度大时,很容易出现我们平时所说的所谓“港仓”的转化效果。
▌干仓通过人为方式来干预仓库的湿度,温度,避光避风,以达到存储转化的效果。
香港茶人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仓储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比如除了刚才所说的对于温度湿度的控制管理,还有对光照直射的管理,即少光照,把窗户遮盖起来。
另外重要的要素是仓库存放量比较大的效果会更好,如果仓库很小,存放的茶叶数量与品种也少的话,转化效果就要差一些。
其次茶叶摆放的位置,具体到每一件每一桶茶的位置要经常做调整变动,就像翻堆,每隔一段时间要把货架底层的翻到顶层,把仓库边缘的搬到仓库中心,互换位置。如此茶叶的转化效果才会比较均衡,整体效果也会更好。
不同仓储地存放的普洱茶,各种表现效果都有,取决于仓储环境,人为干预是怎么操作的。所以,还是要强调,港仓不一定等于湿仓,不要把这两个概念等同。
02、昆明仓
昆明海拔高,四季如春,气候干燥,湿度较小。总体来说,气候、温度、湿度都较稳定。
这让昆明仓的仓储管理难度相对于港仓,广东仓来说要小。沿海地区湿度大,雨水多,遇到雨水较多的年份就容易湿仓,放坏的比例较大,在昆明仓就没这种情况。
简单来说昆明仓的存储管理简单粗暴,不用花太多心思,你随便放,出现湿仓的机会很小。所以昆明存储的普洱茶损耗率要低很多。
当然,昆明仓也有不足的地方。
▌第一,存储年份比较短的,如十年左右的普洱茶出现返青味的比例比较高。
当然也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有返青味,也不是所有的返青味都很重,比例有大有小。若有30年左右的存储期基本上就没有返青味。
仓储地环境条件一致,为什么有些普洱茶会出现返青味呢?这就和原料,工艺有关了。原料与工艺把控好的普洱茶出现返青的比例要小,青味程度要轻。
▌第二,昆明仓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变化的期望值没有广东仓那么高。
广东仓的普洱茶很可能出现大的惊喜,但是昆明仓的比较稳定,惊喜的成分比较小。
昆明仓在北方地区非常受欢迎。因为昆明仓产品的整体特点是香气闻起来更明显直接,比较飘。不像广东仓,香港仓的香气是融入茶汤的。
03、莞仓(广东仓)
据公开数据显示,东莞有超过40万吨的藏茶量,以普洱茶为主。莞仓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机缘的。
早期的东莞大兴土木,到处建工厂,有大量现成的空置厂房。早期的收藏家把厂房租来稍微改造一下就变成茶仓。东莞很多茶仓都是当初的制造业工厂改造过来的。
▌莞仓的特点,一有足够的厂房,仓库。二有专业化的工人可随时上岗。
东莞是制造业之都,工人很多且都经过工厂制造业的管理。所以能变成现在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茶叶市场,茶叶仓库,这是莞仓的最大优势。
另外,来东莞投资企业的人有很多是港商、台商,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爱茶,喜欢喝茶的。普洱茶刚好符合投资收藏的特点,他们在东莞投资赚钱了,同时也有资金来投资存储普洱茶。
所以,藏茶之都的形成与港商、台商有很大关系,他们有投资资金,同时有仓储的地方,带来了喝茶爱茶的文化,也带动了一大批爱喝茶的人,慢慢就形成现在藏茶之都的局面。
故说藏茶之都的形成是不可复制的,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现在的现状就是普洱茶产自于云南,存储在东莞。
东莞仓在仓储管理方式上也会借鉴港仓早些年积攒下来的经验,比如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各方面条件的人为干预。
这几年东莞市政府也在推广“东莞藏茶 世界共享”的概念,希望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管理存储出来的普洱茶分享到全世界。
04、北方仓
北方仓是个比较大的概念,这几年从上海,北京到西北,东北地区都有在做茶仓的概念,仿照广东、昆明、香港地区存储普洱茶的方式来建茶仓,称之为北方仓。
北方的气候基本特点是温度低的时间段比较长,秋冬季温度很低,湿度较小。
在这种环境条件之下,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变化过程相对比较缓慢,陈化的周期比较长。简单来说,在东莞仓三到四年的仓储陈化效果相当于北方仓十年的仓储陈化效果。这是我们多年来直观对比得出的判断。
所以,评价一款普洱茶的陈化效果不能简单看年份,要看在哪里存放的。
如果通过全人工来设定茶叶仓储环境,如空调抽湿,加温降温等等,来存放十年,二十年的普洱茶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效果呢?目前还没有实物验证。
05、大马仓
大马即马来西亚,俗称大马仓,也是这几年在炒的概念。我觉得大马仓概念,大家听一听就好。
按照百度搜出来的说法,大马仓是指早些年销售流转到东南亚,马来西亚地区茶商茶人手里的普洱茶,在当地仓储陈化之后,现在又流转回来的普洱茶,称为是大马仓的普洱茶。
事实上,二三十年前销售到东南亚地区的普洱茶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能留存到现在的更是少之又少,真品只有1%,99%都是假的。
对于大马仓,年份,品质不太容易判断,除非你是非常专业的人。
因为有可能通过高湿环境加速陈化,虚报年龄,就像前面说的正常仓储环境的广东仓三年的陈化效果与北方仓十年的陈化效果是一样的。
06、干仓湿仓之争
干仓湿仓之争,更多是概念,营销手段之争。干仓湿仓没有行业、科学、国家标准。
干仓湿仓无非是为了区别与其它品牌,其它茶不同而已,是品牌营销竞争,经销商与茶人宣传的策略手段。
我觉得一款茶的仓储地在哪里,是干仓还是湿仓,不用过多在意。我们在乎的是一款茶,好不好喝,价格实不实惠,关注这两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