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存储 >
普洱茶不只是存“时间”,还有存“物质”
优质普洱茶在有限的时间内,在适当的存储方式下,是普遍存在品饮感受随时间提升的现象的,即俗称“越陈越香”。“存新茶,喝老茶”一直是普洱茶界中众多茶友的习惯,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当我们买回一饼价值不菲的普洱茶时,该怎么存放,到底能够陈放多久,要陈放多久味道才是比较合适?“越陈越香”真的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它会陈放的时间越长,茶就会越香吗?
 
首先,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性,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因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口味已经定型,在存放时生茶和熟茶需分开保存。
 
“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越香”,便是茶叶本质上的体现,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新加工出的普洱茶(新生茶)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杂气很重。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
这说明普洱茶的香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在普洱茶的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
因此,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是因为普洱茶其内含物质,如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三个表现
汤色变化
普洱老茶中由于各种成分稳定性高和比例较均衡,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因此相较于新茶,陈年普洱茶的汤色更加通透明亮,视觉感受佳。
 
口感变化
此外,老茶在陈化过程中经过湿度的发酵后,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其内含物质种类都已经变丰富且更好溶到水中,因此茶汤较新茶茶汤稠感更佳。
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型变化
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特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调内敛,显露出陈香、木质香、樟香、药香等老茶特有的香气,从而成就越陈越香的优质普洱茶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收藏普洱茶要注意哪些内容呢?
干仓存放
干仓是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的存放,故而不会发霉,转化缓慢,从而能够保持普洱茶的真性。
相对湿度保持在 65%—7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同样也不利于普洱茶的陈化,在气候干燥时,普洱茶(尤其是生茶)会进入休眠状态,不利陈化,可以用加湿机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或者经常用湿毛巾擦擦地,既可加湿又有清洁之效。
 
温度稳定
普洱茶存放环境的温度一般在 20—3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普洱茶的陈化不利;同时要避免空调、内射光等改变普洱茶的茶质。
仓内忽然温度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和口感的活泼性。高温不但容易让普洱茶失去活性,也不利于普洱茶本身的陈化,久而久之,普洱茶将会“死”掉,也就是已经没有存放转化的价值。
 
避免杂味
茶叶是最会吸附异味的,且一旦吸收了杂味就是不可逆的,所以应力求环境清洁无杂味。
用好笋壳
笋壳较结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普洱茶,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发酵。
被笋壳长时间包裹的茶叶,在冲泡时还能散发出淡淡的竹香。笋壳包装既能起到保护茶叶的作用,还方便运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若能按件或者提前收藏,不破坏笋壳包装的保存方式最为得当。
 
注意转化周期
越陈越香,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的越陈越香。每一种普洱茶,都有一个最佳的陈化期,在这个时间内,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普洱茶的品饮品质会与时俱进。但当茶叶的品质在经历一定时间达到一个峰值状态后,其品质反而会随时光的流逝而被缓慢损耗。
普洱茶极易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家藏普洱,应避免家庭油烟、化妆品、卫生球、香料物(如空气清新剂、灭蚊片)等常见气味。
夏季南方多雨,湿气较重,为防止茶中亲水化合物大量吸收湿气而引起霉变,加快普洱茶的变质速度,应及时开窗通风或适当通过空调除湿,以利水分的散发。茶叶可装入紫砂容器置于相对阴凉干燥处保存。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5-1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