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存储 >
仓储对于普洱茶的保质增效作用尤其关键
       仓储对于普洱茶的保质增效作用尤其关键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
 
       中国是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宋代的文人们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明代“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为名。而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并成熟的“工夫茶饮”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
 
       古代茶文化的盛行带来了茶叶商品经济繁荣,明代以前,大茶商实力超群,屡载于史,著名的有山西商帮、陕西商帮、广东茶商、徽州茶商等。对茶的品质也不断提高要求,早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就已有200多个品种。而收藏老茶,成风已久。
 
       普洱茶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陈香显露的品质特点。陈香是饮茶消费者追求的主要品质之一,也是目前市场上决定普洱茶价格的重要因子。
 
       普洱茶品质取决于其风味成分组成,风味成分包括滋味和香气。滋味是在后发酵和干燥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咖啡碱及糖类化合物等。
 
       仓储对于普洱茶的保质增效作用尤其关键。目前,在家庭贮藏、茶商贮藏和茶企贮藏中,由于产品品质不一、仓储规模不同、贮藏环境不同和需求不同,贮藏方式难以统一规范。建立普洱茶贮藏标准有一定的难度,相关参数的研究比较耗时,茶来藏团队为了普洱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快普洱茶贮藏用数据标准体系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使普洱茶感官风味品质及营养保健价值朝良性方向发展,探明贮藏关键因子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建立科学贮藏用标准数据及贮藏实践体系,有效监控贮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定期对贮藏的普洱茶产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感官审评,并对仓储关键因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存档,建立感官与生化品质转化程度和监控品质指标,最终实现专业化科学仓储和数字化数据智养茶仓。
 
       随着产业发展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步意识到普洱茶存放过程中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普洱茶品质变化的影响,开始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对普洱茶存放条件进行调控,形成了现代化专业仓储:通过严格控制茶仓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条件,从而控制茶叶内含物的转化,实现茶叶保质增值目的。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5-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