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普洱茶膏的陈化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从江北古六大茶山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勐海、勐宋、南糯、南峤、巴达、景迈),勐海茶区由此成为了近代普洱茶的核心产地,大量普洱茶远销海外,深得华侨喜爱,并获得了“侨销圆茶”的美称。借此,云南省正式启用“云南七子饼茶”名称,并在海内外获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近代普洱茶产业的辉煌。
    普洱茶,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采用古法制茶,延续云南古茶文化,拥有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与世人分享来自世界茶源最优质的普洱茶,把茶之健康,茶之韵味,茶之精神传播四方。
普洱茶膏的陈化“变的艺术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
    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者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膏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动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不具备陈化的物质条件。虽然陈化与保质期同属于时间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概念的失效。
 
作者:玲儿
日期:2018-06-0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