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清代茶膏
 
 
    清代是茶膏发展的兴盛时,普洱茶膏在这一时期定名,且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里,并成为“国礼”和“皇权”的象征。
 
  关键人物与文献: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其专著《本草纲目拾遗》对普洱茶膏有这样的描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乾隆时期是普洱茶膏的兴盛期,曾将茶膏作为“国礼”赠予英国使臣。
 
  工艺:
 
  大锅熬制茶膏:雍正年间,云南土司借鉴中药“熬膏”的方法,采用“大锅熬茶膏”的方法制作茶膏。
 
  压榨茶膏:清朝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压榨茶膏工艺。此工艺共有186道工序,历时72天的制作周期。清朝压榨茶膏工艺代表着古代茶膏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用途:
 
  1、作为宫廷专属茶品和皇权象征;
 
  2、作为“国礼”赠送英国使臣;
 
  3、作为“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的养生茶品,被纳入中国养生文化体系。
 
  工艺:
 
  大锅熬茶膏:沿续古时大锅熬制茶膏的工艺,以小作坊或个人熬制为主。
 
  中药提取加喷雾干燥:
 
  在中药熬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制作设备由“大锅”改为“提取罐”,现代多数茶膏企业均采用此方法,用此种方法还可以制出速溶茶粉。 茶膏鉴别
 
  看膏体:好茶膏的膏体干爽,又硬又脆, 不软不粘;最高品级有茶膏表面会出现一层“白霜”——茶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天然络合结晶,是茶膏在陈化过程中自然生成的,非人工所能控制。
 
  看汤色:好茶膏冲泡后,汤色红润、通透、明亮,忌讳偏暗和混浊,尤其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杂质”。因为茶膏在茶叶深加工产品中,属于小分子结构,非但不制激肠胃,还有暖胃的功效,甚至空腹也可饮用。
 
  而茶膏的汤色愈是红亮、通透,说明其小分子越多;反之,汤色偏暗,有杂质,说明茶膏的大分子物质没被降解,品饮价值就低。
 
  品口感:大锅熬制与中药熬膏由于高温的过程,使茶叶的香气部分大量逸散,其口感是微涩、淡薄,无味。低温萃取的茶膏最初的口感是润滑、厚重,无异味,有淡淡的沉香味,但两年以后,其茶膏的香气与口感呈上升状态。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