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专家解读茶饮料
普洱茶
 
    专家解读茶饮料  
 
  “茶饮料超过碳酸饮料是必然的,尤其在中国这样的茶文化深厚的国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博士表示,“饮茶是一种文化,将茶随身携带也成为当前的一种时尚。”尹军峰告诉记者:“消费者喜欢茶就是喜欢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香味和回味悠长的气息,目前一些茶饮料开始回归茶的本色,因而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可以看到,在人们追求天然、健康生活的今天,茶饮料以低热量、低糖的特点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并从由强调口感清爽、味道甜美向重视香气、营养的纯茶饮料转变。
 
  但对于市场上众多的茶饮料,尹军峰认为,目前茶饮料产品还不成熟,比如冰红茶太甜、水果茶太腻、奶茶又少了点韵味。“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喝下去的只是由茶粉和香精兑制出来的茶味饮料,与真正的茶饮料相距甚远。”他表示,茶饮料对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茶多酚上,用茶叶泡制出来的茶饮料里茶多酚的含量要高于茶粉兑制的茶饮料。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一些打着茶饮料名号的饮料根本不含茶叶的健康成分——茶多酚,而只是添加了茶味香料。尹军峰说,无论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还是花茶,茶饮料里都应该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但一些产品只是含糊地标注绿茶或红茶,没有明确标示具体成分。
 
  天然意味着健康,纯正意味着价值。无疑,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茶饮料的天然口味和保健作用。于是,茶饮料的天然之风越刮越猛,开始在包装上标榜自己“纯正”、“原叶”、“天然”。比如统一茶里王,宣称其“回甘就像现泡”;而雀巢原叶绿茶以“100%真正茶叶泡制”标榜“更好释放出茶原叶中的甘醇清爽”。不少消费者表示,对于健康的关注是他们选择茶饮料的原因之一。
 
  然而,对于茶饮料的保健作用,有专家却提出了异议——茶饮料是由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茶汁浓液或茶粉与其他添加物配制而成的,茶粉或茶汁虽然提取自茶本身,但并不具备茶所含有的全部营养成分,况且饮料中的香味剂和保鲜剂的使用,使得茶饮料在保健功能方面无法与直接冲饮的茶相比。而一些所谓“茶饮料”实质上并不是传统理解上的“茶”,只是添加了金银花、菊花、大麦等配料的混合饮料。
 
  据了解,茶饮料的工艺程序是将茶叶用90℃水浸泡20分钟,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提取液、浓缩液、速溶茶等,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等调制加工而成。尹军峰说,这其中任何一道工序都可能损害或改变茶叶的天然成分。经工业化生产的茶饮料,茶多酚、维生素C等茶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必然降低,保健作用也会弱化。另外,饮料中不可避免地加入香精等添加剂,也会发生某些生化作用。如茶多酚易与生物碱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茶饮料的色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处理掉一定量的茶多酚,因而改变了茶叶中的天然成分。
 
  据了解,目前茶饮料主要原料有提取液、茶粉、茶叶这3种,工艺制作过程各家企业并无太多差别。判断茶饮料的优劣,主要看茶多酚的含量多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茶饮料风靡,某些茶饮料仅仅是香精和水的勾兑物,导致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不合格,使茶饮料所应具有的降低胆固醇、利尿、解毒等功效削弱或丧失。专家表示,适量饮用茶饮料对身体有益,但不要太过看重茶饮料。“茶饮料属于快餐文化的延伸,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茶。”  
 
  标准保障纯正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市场上的茶饮料,2008年11月1日,《茶饮料》(GB/T21733-2008)国家标准正式施行,明确了茶饮料的概念,并严格规定了产品中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含量。
 
  按照标准,茶饮料被定义为:将茶叶用水浸泡,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提取液、浓缩液、速溶茶,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调制加工而成的液体饮料。
 
  茶饮料按其原辅料不同分为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和复(混)合茶饮料3类: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类应有风味的茶饮料。
 
  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成品中原果汁含量不低于5%;果味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食用香精、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碳酸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等经调味后充入二氧化碳的制品;奶味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水、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的茶饮料;
 
  复(混)合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植(谷)物抽提液、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在《茶饮料》国家标准中,对茶多酚含量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应≥300mg/kg,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应≥500mg/kg;调味茶饮料如碳酸类茶饮料,仅要求茶多酚≥100mg/kg;茶多酚含量低于这个标准,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类。
 
  而根据标准要求,红茶、花茶、乌龙茶和其他茶饮料里,咖啡因含量应≥40mg/kg,其中对绿茶茶饮料规定更高,要求含量≥60mg/kg。若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300mg /kg,应在产品标签上标示咖啡因含量。
 
  标准还规定,茶饮料如果用茶多酚调配,要进行明示。原因在于茶叶中除了茶多酚外还有茶氨酸、多糖等多种成分,如果只用茶多酚调配,必然会缺失茶叶中的其他营养成分。
 
  此外,标准还具体细化了对产品的成分含量及添加剂使用的要求,比如,“低糖”产品的糖含量每100毫升不能大于4.5克,“无糖”产品的糖含量则应小于0.5%。
 
  专家表示,标准使茶饮料市场从相对无序走向有序,明确了茶饮料的概念,从而会让消费者能喝到更优质、更纯正的茶饮料。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