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老调重弹,而“中国智造”在近年来更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热词,这背后所迫切诉求的,仍然是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命运,深入产业结构的深刻转型。
而目前,“中国智造”的话题仍主要围绕两个焦点——国有层面,工业制造及新能源行业有着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是“中国智造”的高富帅;民营层面,IT、数码、互联网等有成熟技术可借鉴,有成熟模式可移植,创新路径更清晰高效,无疑成为“中国智造”的速成阵营。“国有高精尖”和“民营IT互联网”现已成为“中国智造”两大特征。
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式创新”的论战也未曾停止,很多所谓的创新也被贴上了“伪创新”、“微创新”、“危创新”等标签,尤其在民营经济领域,因为没有良好创新环境,急功近利的资本只能催熟“拿来主义”及“改良主义”的果实。
那么,是否意味着更多支持就能有更好的创新?更成熟的技术及模式基础就能更快创新?“中国智造”的主战场到底应该在哪里?“中国智造”之路还能怎么走?
我们不妨暂时逃开高精尖,逃开IT互联网,来看一个似乎难以和“中国智造”有交集的行业,一个我们或许陌生的品类——茶膏。
寻找传统文化与“中国智造”的交集
茶膏,在中国古老而悠久的茶道文化中充满了传奇色彩,甚至是茶道文化中的一大发明。通俗地说,茶膏是“茶叶中的精华”,是将茶汁与茶叶分离后再浓缩得到的物质。其发展起源于唐代,成形于宋代,因明朝政策影响一度消失,至清代又出现并且达到鼎盛,之后随着清朝的覆灭而再次中断。
茶膏,在历史上远没有茶叶,或是阿胶、云南白药等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幸运,能够流传至今。因此,茶膏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事物。在2002年以前,我们只能在文献中和故宫博物院看到它的身影。
2002年,正是茶膏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家叫做“蒙顿”的茶制品企业,在茶膏失传一个世纪后,再次将其带入了人们的视野。
面对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已有的,难能可贵;复原消失的,更显神奇;而更高的境界则是站在现代高度去发扬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粹,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蒙顿在茶膏的研发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大锅熬膏法”及常规的“中药提取加喷雾干燥”,另辟蹊径开创了“低温萃取制膏”工艺,延续了传统普洱茶膏有益成分精华浓缩的优势,且大幅提升了茶膏的纯净度,更有效解决了重金属超标、普洱茶活性丧失等问题。
蒙顿的技术总监、著名普洱茶学者陈杰,在其著作《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中就对几种制膏工艺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对比。“低温萃取制膏”是对传统茶膏制作工艺的全面革新,由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类——现代普洱茶膏。
创新,行业领跑的最大动力
没有创新,诺基亚被苹果和三星赶超了;没有创新,微软被谷歌赶超了。而无数的跨界经验也证明,无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必然是核心竞争力。
从2005年“蒙顿”正式创牌到2015年的十年中,蒙顿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成熟的产品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随着茶制品深加工行业的巨大潜力逐步被重视,其间也不乏新企业、新品牌进入。
面对竞争,蒙顿从最初的行业开拓者成为后来的领军者,分析其始终保持领先的原因,也让我们有这样一些启发:
从产业格局来看,谁推动了产业、品类的创新,谁就能占据行业发展的先机。
从工艺角度来看,谁能够创新并掌握更高科技水准的技术和工艺,谁就能代表产业中的先进生产力。
从产品品质来看,谁在产品上能够注入心血,精益求精,谁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及市场的认可,并成为品类的标杆。
从经营理念来看,谁有更宽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洞察,谁就能在现代营销渠道和推广方式上,尤其例如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营销的运用上,占领行业营销的制高点。
从蒙顿式创新看“中国智造”
“中国智造”是一场深刻的转型,良好的创新环境固然重要,而对创新的理解和意识是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某几个产业在创新上冒尖不值得欢呼雀跃,只有“中国智造”的广泛行业化,国有亦或民营企业的全面“中国智造”化,才能开启一个真正的“伟创新”时代。
而在这一充满诸多挑战的进程中,现代普洱茶膏的创新之路,是传统文化传承革新的实践,是对“中国智造”的新诠释,也许对于很多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从更为深远的影响上看,也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打开了新的视野,打开了“中国智造”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集大成者——蒙顿,从2005年至今,在“中国智造”之路上坚持了十年,其所代表的现代普洱茶膏行业创新经验,发扬出的中国式创新精神,也许比那些站在国外成熟模式和成熟技术上的所谈的创新,更为宝贵,也更为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