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工艺之难点
关于熟茶工艺的难点,许多人习惯把难点集中在发酵过程。因为发酵过程表现为三分靠人、七分靠天,比较依赖于自然环境。这里的“天”指的是水、场地等各种因素。有人又说了,那原料呢?我有点晕了,大哥,你看得仔细点好不好?我已经固定了原料,谈的是发酵过程。我只是说在原料固定的情况下,发酵过程表现是七分靠天的。
而三分靠人这一块,只要是正常智力的人,经过培训都是可以掌握发酵技术的。发酵的关键是稳定,稳定的方法就是多做,总结经验教训,这三分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关于熟茶,除了宣扬发酵的神秘(号称国家保护机密),其他的概念少为人知。其实在压制中同样有很多秘密。
读这样的茶,你又能读出什么?拼配、撒面,然后,最关键的因素,潮水量你读出了吗?
我们来看熟饼的工艺。
熟普洱茶:生茶毛茶~湿水~反复翻堆~出堆~解块~干燥~分级~分别潮水~蒸压(类似生茶蒸制过程)~干燥~包装。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茶叶经过了反复折腾,周期长达90天之久。当然,这是我保守的算法。
从鲜叶到生产,茶叶经过了一个下油锅的过程。然后被反复蹂躏(揉捻),再在烈日下暴晒。刚结束这么一个残忍的过程,变成干茶,然后,又加水,搞得虚胖,发酵出一身臭汗,面目全非。这个过程一般是40-50天。
好不容易换了身干衣服穿上。修养了几个月,上面传来旨意,要压饼。又得泡澡大约24小时,第二天经过高温蒸汽,再压制,烘干成饼。这样的过程,如果身子骨比较单薄,如小叶种茶,是经不住这般蹂躏的。
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泡澡的过程,等同于你把普洱熟茶散茶在水里泡了24小时,再蒸压成饼,你说这个过程关键不关键?
也就是说,你喝的饼茶,已经被泡过24小时,然后再洗了个桑拿出来的。蒸汽的高温自然有消毒作用,问题是,滋味……能留住多少?
为什么要加水?废话,当然是为了把茶泡软,否则蒸汽那几秒,是无法蒸软熟茶的。蒸不软,怎么压成饼啊?所以这个水量的重要性就非常突出了。前面发酵得再好,如果这里没弄好,茶一样会变得很单薄的。
我们是通过条索来观察潮水的多寡的。潮水多的茶,自然叶面会比较伸展,看起来漂亮得多。呵呵,这当然了,以生茶为例,条索很紧没关系,泡几泡自然就伸展开了。所以选购熟茶时,除了原料、发酵工艺,还要看紧压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