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面临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茶企很难开发大众即饮市场转而去纷纷推出高端熟茶,这又回到了生茶曾经走过的老路上来。不是说高端市场不能做,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高端毕竟属于小众市场,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注重培育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这才是行业的主流。
熟茶为什么像生茶一样也走向了高端之独木桥,乃是因为在传统工艺的逻辑下,熟茶发展到今天工艺已经普及,一个茶企要采用成熟的传统工艺并不难,而这种传统工艺对原料的品质,是否用老料,以及仓储的时间是否到位,非常强调,而这些都会加大茶品的制作成本。这就是目前熟茶界流行的一句话,好的熟茶并不是没有,就是有点贵,图便宜就不要喝好茶了。而要做大众市场就意味着要降低成本,就要牺牲原料与仓储时间,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熟茶品质,只能陷入打价格战的恶性循坏。
茶企真的做不了大众消费得起,品质上乘的熟茶吗?按照传统的工艺,还真的做不了,我们通过追踪熟茶四十余年的发展史,发现自从1984年工艺成熟以后,工艺基本定型,鲜有大的突破,虽然有人工添加酵母菌发酵、数控发酵、小堆发酵等创新实验,但几乎都还不成熟,缺乏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基础。目前,行业的主流还是从1973年到1984年通过十年时间摸索出来的一套传统工艺。这套传统逻辑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精细化、高成本生产的极致,它可以开启高端市场的春天,但未必能为大众即饮市场带来福音。熟茶的大众化茶品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低档茶的代名词。
但是,我们跳出传统工艺来搞创新可能会是另一个局面。日前,我喝了朋友赠送的一款熟茶,觉得其符合大众市场的标准茶品之特性,跟市面上的熟茶很不一样。经了解,才知道其是用科技创新对传统熟茶工艺进行提升改进,按照现代食品工艺的要求进行生产。如果说,熟茶2.0是现代制茶工艺与科技深度结合的产物,那么这款茶很有熟茶2.0的感觉。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原来,这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早在十年前就在用全新的理念研究熟茶,开发大健康时代的大众熟茶标准茶品。其标准是,定价合适,让老百姓喝得起,不但品质优良,性价比高,而且是制程最卫生、最安全的茶品,其用先进的技术清理农残与重金属,能过最高级别的检测,并采用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控制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控智能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