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林则徐与茶
普洱茶
林则徐,福建人,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的今天,林则徐奉道光帝令,宣布停止中英贸易。
从维多利亚时代一直承传下来的下午茶礼仪,无疑是英伦风尚的最好体现了。在英国,红茶决不只单纯地是一杯饮料,它代表的是一个帝国及属于它的时代。
17世纪中叶,茶叶刚传到欧洲。开始的时候,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白银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流向中国大地,中国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据资料介绍,自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对华贸易迅速扩大。中国茶每年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量少产品,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十分之一。如此巨额的贸易逆差,英国都不得不以大量的白银支付。
为了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这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于是1839年6月3日,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由此爆发,使得英国人另谋出路,转而在印度、锡兰等地自行栽培茶叶并获得成功,英国人茶叶来源于此。
 
林则徐,这位自幼沐浴着茶香长大的民族英雄,甚至把茶视为“制夷”的法宝。他认为,对于喜食嗜吃牛羊肉的洋人,他们如果没有中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的话,会消化不良而死。在与道光的一份奏稿中,林则徐写道:“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再次强调:“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林则徐奉命赴广东查办海口鸦片走私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断绝鸦片来源这个问题,苦于没有新招。后来,他注意到中外贸易中茶叶是热销商品,想用茶驭“夷”,即用茶叶奖励“奉法”夷商,用不许贩茶惩罚“抗法”夷商,将茶作为驾驭不法夷商的一种“武器”。于是,在外商主动上缴贩运来华的鸦片烟土后,林则徐就将茶作为奖励品,彰之“听命”、“奉法”。“凡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以奖其恭顺畏法之心,而坚其改悔自新之念”。据统计,林则徐用来奖励的茶叶共十余万斤,这批茶款均由林则徐等“捐办”,没有向朝廷“开销”。
 
在外商缴烟后,凡如式“具结”,保证不再贩运鸦片来华的,都恢复正常贸易。这个局面出现后,有人奏请清政府应断绝茶叶大黄出洋。道光皇帝征求林则徐意见。林则徐在奏折中写道:“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心访察,实为外夷所必需,且夷商购买出洋,分售各路岛夷,获利优厚。果能悉行断绝,固可制死命而收利权。惟现在各国夷商业经遵谕呈缴烟土,自应仰乞天恩准其照常互市,以示怀柔。所有断绝茶叶大黄,似可暂缓置议。如果该夷经此次查办之后,仍敢故智复萌,希图夹带鸦片入口,彼时自当严行禁断,并设法严查偷越弊端”。表明他对“奉法”夷商不同意用断绝茶叶大黄“互市”的办法制裁他们,只主张对“抗法”夷商采取此办法,以迫使其“驯服”。
在对外贸易中,根据市场行情,提高茶的出口价格是可行的、可取的。林则徐的主张显然是正确的。事实也是如此。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行商伍绍荣、卢继光、潘绍光等向林则徐呈请,愿意将茶叶一项“向定行用银两”(中介费)陆续捐缴三年给清朝廷,“解缴关库”,以作为海防经费。林则徐正愁“查办鸦片”、“防堵英夷”的海防费用“繁重”之际,行商有此呈请,很是高兴,当即奏请朝廷,“仰恳天恩,俯准捐缴,以遂其报效之忱”。行商的中介费按向来所定是“估价每两应得行用三分”,仅这一项的“行用”收入就很可观。加上茶叶出口贸易的关税收入更比“行用”数目大得多。这说明,在既要缉私,严禁鸦片贩卖的同时,又要大力发展茶叶外贸,增加关税收入,才是裕国利民之举。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9-0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