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他是吴疆:著名作家及茶文化学者
普洱茶
他是普洱茶界的异类,写出的茶书备受争议,却又被盗版无数。
他文笔尖锐却又性格温和,他以孤独的写作来引流内心的丰盈和对茶业的思考。
他是吴疆:著名作家,茶文化学者,一个备受争议却又不得不去关注的茶学者。
采访吴疆先生的地点,选择在昆明雄达茶城的一家茶楼里,下午两点,吴疆非常准时地到了,他温和地坐在板凳上,看不出这个男人有多少尖锐的成分,反倒觉得亲切,他身上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面对他的记者很快就安静下来,他温润、低调,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有力。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吴疆不大愿意讲述之前的经历,我们只知道他做过很多工作,干过包工头、做过大企业的营销总监,多年来一直很热衷于研究普洱茶。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茶书,他在2008年震动普洱茶界的《普洱茶营销》这本书里批判了普洱众多伪概念,被称为业界第一奇书,也是唯一被盗版最多的专业性书籍。
(备受争议的《普洱茶营销》,各大销售渠道都出现大量盗版)
时至今日,淘宝上销售其盗版的商家,多达150余家,成为专业书籍类被盗版第一人。
其作品之观点,自出版之日至今持续引发茶行业多年大讨论,屡屡引发轩然大波。其行文特点在于用独立、新颖的视角观察普洱茶现象,受到国内媒体、业界重视,其文字展现了一个本真、独立人格的魅力。
最近几年,吴疆每天躲在家里写书,其新作《七子饼鉴茶实录》也即将公开发行。
这本书,揭秘了茶企或茶人的营销陷阱,对邓世海出版的《普洱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解说。
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生茶是半成品状态;福华宋聘号不等于宋聘号,宋聘号与钱利贞虽然合并,但品牌独立运作,内飞上未必出现“乾利贞宋聘号”,20世纪70年代香港人去泰国生产宋聘号,现存的就有“福华宋聘号”;同庆号的“龙马商标”为仿品;
至于仓储这个敏感问题,吴疆更是独到: 2003年前,台湾、香港、内地都没有干仓,普洱茶陈化的目的是为了让茶更好喝,不能以发霉茶来指责所谓湿仓茶。那是对仓储工艺的不了解,而“湿仓+干仓”或“熟化仓+陈化仓”的工艺与人工渥堆发酵相似。
为了这本新书,他跑了很多地方,并且完全自费,为了能保持写作的独立,他拒绝了很多茶商的赞助,在吴疆看来,有赞助,就要帮人说话,他想说真话,说自己内心真正想说的话。
曾经有一个茶商找到吴疆,同意出120万的赞助费给他写书,但吴疆拒绝了,因为有个朋友告诉吴疆,说这个厂家在卖六十块钱的老班章。
“你要写真的东西,和市场需要完全不一样,你告诉大家的东西很严肃,很多东西和大家的认知完全相反,你要写这样一本书,你接受人的赞助,你拿了人家钱,你听不听人家的?你还能保持你独立的思维吗?”
新书即将在茶语市集上架销售,借此机会,茶语网与吴疆先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对谈。
茶语网:为什么会想着要写这本书呢?
吴疆:我的想法,我们云南的茶人,以前都不会做茶书,很多台湾茶书杜撰的成分大,错误的部分多,所以我想做一本严肃的书,我觉得台湾茶书虽然历史错误,但是版式做得好,推广做得好,所以我就参考台湾人的一些做法,把这本书写出来。
另外,这个行业不规范,茶行业有一个很坏的传统,喜欢杜撰历史,编造历史,明明有真实的资料,他给你瞎编,连国家博物馆都在展出1940年的红印,那时候中茶的商标都还没有被注册,很荒唐,我认为写书必须要做到有据可查,要严谨一点。
其实普洱茶这个行业,到今天为止,发展了两个高峰期,也就是2007年和2014年,问题非常多,现在的茶行业实际上到了瓶颈期,未来的方向大家都不清晰,是想通过还原历史,告诉大家,真实的市场在那里,为市场做一个引导,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到一本真实历史反映的书,买茶的时候拿着这个书对应一下,可能因为一本书而节省一大笔钱。
茶语网:您上一本书的争议特别大,现在接着写第二本,会不会有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是哪方面的?
吴疆:其实上一本书是有压力的,整整被骂了四五年,任何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会太好,而且那本书太尖锐,当时的情况是行业都不太能理解那本书。市场正在逐渐清醒,大家就会发现我说的东西很对,很有道理,为什么上一本书重新被市场大面积认可,就是这个原因。
2007年的普洱茶市场,有很多人在卖老茶,或者是以卖老茶为口号,当时那本书一出来,出面骂的几个人都是当时老茶界里有分量的人,台湾一个主编,云南的一个策划人,北京一个卖老茶的茶商,当时骂得很难听,也有个原因,当时的书里提到了铁饼,一个老板卖了几千万,说是五十年代的,那就几十万一饼,按照我书的说法,那个茶就不值钱了,那别人肯定就要骂你,骂你不说,还要围剿你的书。
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他们骂他们的,根本和我没有关系,不关注就行了,我知道我是对的,你不接受,我不接触你就行了。总有人会支持你。
茶语网:您的第一本书《普洱茶营销》和现在这一本《七子饼鉴茶实录》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吴疆:差别很大,那本书主要是谈市场,其实老茶只是附带着提起,从茶带出历史,这本书的文化属性更重一点,从茶来分析历史,分析整个的市场,对于茶厂茶商而言,总要知道一个市场的大致方向。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指南性更强,遇到相应的东西,拿来核对一下,就像一个标尺一样。
茶语网:这本书的线索是如何铺设的?
吴疆:我这本书是想梳理整个普洱茶市场的文化,但是你直接文化对文化,会显得很空,市场未必会接受,所以我就通过茶来解剖茶的文化。
以前的茶文化只写文化不写茶,我把它反过来了,我从茶叶历史分类作为一个参照来说明普洱茶的整个的历史状态、加工工艺和茶类的演变的历史。
我是以行业发展为主线,是以茶为主体,从清朝的茶开始说起,从旧茶号写到近代茶、现代茶、直到现在的古树,以茶为主线,甚至以具体的茶品为主线,把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出来,资料整理出来,这个里面,也加入了很多诸如云南省茶司大事记,下关茶大事记,还有老茶人的回忆录,实际上就是整个普洱茶的历史。
茶语网:您跑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资料,这算是一种严谨的写作态度吗?
吴疆:我记得有一个云南作家,写过沱茶,写到某个将军,我查的资料是老将军1977年就死了。但是作者说自己2015年还去采访老将军,也就是说,作者活生生把死人复活了38年,很荒唐。
而且,很多杜撰出来的文章,普洱杂志社还登了。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增加临场感,表示我去采访了,实际有了这个事情。
但是,至少要从茶行业这个角度来判断,我们不能瞎编故事,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还是要回归到做人的基本点,写文章,也许你写不好,只要你写得真,人家一定会看,如果你都是假的东西,那就奇了怪了。
说到底,对史料,对学问,还是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对不对?人都是要死的,我只想还原真相和历史。人有时候是无奈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允许有这种无奈,但是你刻意去编故事,说假话,起码你做人就有问题,你如何对历史负责。
茶语网:是不是因为有争议,才显得非写不可?本来不想写了,结果因为被人骂,所以继续往死里写?
吴疆:当初写完第一本的时候,有很多人鼓励我,想要再出这样一本书,不过当时我不在这个行业,但是,消费者很喜欢这本书,人都是有逆反的心理,你越骂,人家越好奇,越想了解这本书。现在茶行业也处于一个转型的节点上,写这样一本书,估计实用性更强,更有价值。
上一本书之后,接下来不断有人提供真实的史料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省茶司这些老人,提供了很多史料和事物,随着史料的获得和公开,之前的很多市场想象的都得到了证实,也就是现在有实际的证据在这里。
基本上从清代到2004年茶厂改制之前,所有经典的老茶,在我现在这本书里,都有说明,能找到的历史证据,证人、证言、史料都有,比如说紫天饼,就是当时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给我提供的茶样。
茶语网:您不反对普洱茶的炒作吧?毕竟炒作也是商业营销方式的一种。
吴疆:对于我来说,我的思考不一样,其实普洱茶要赚暴利,只要是真东西,如果它真的好,为什么不能卖呢,但是现在有很多基本概念是错误的,比如说普洱茶增值,这个概念,其实这个行业能支撑到现在,其实和增值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你把后二十年的利润都套进去了,你怎么增值,泡沫可以有,上家把下家套死的思路去做市场就不行。
茶语网:您认为这本书表达您哪些观点?
吴疆:整本书都在表达我的观点,核心的最主要还是我们现在流行的年份说、干仓湿仓说、包装论其实都是有问题,要有真实的史料,采访一些老茶人,纠正市场的传说,让大家知道年份说其实是有误区的,年份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环境的影响对于年份的影响更大,对茶饼变化更大,而对于干仓湿仓来说,其实是把仓储对立了,茶叶的转化,没有水分,怎么转化呢?
茶语网:您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吴疆:我打个比方,现在所谓的包装,从棉纸,从竹篓去考证一饼茶,容易形成一种刻舟求剑的效果,比方说1963年的茶饼和现在市场上流传的五六十年代的茶是完全不一样的,1963年那款根本不可能出现黄片,也不可能有粗枝大叶,当时是甲级饼,原料是非常用心的,所以我们可以推论,现在市场上很多老茶是有问题的,整体就是要把普洱茶的好茶,通过否定的方式来得出结论,把不好的茶拿开,留下的一定是好茶,这是为了让行业里的人认识到,行业的方向在什么地方,这才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茶语网:在普洱茶界,有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是普洱茶业的痛点,那就是年份,您对年份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吴疆:现在普洱茶的年份论有点虚,年份只是一个参考值,不同存茶手法有很大的差别,其实环境和给予仓储的条件的影响要大过于年份。
比如市场老茶很多参照邓时海的一本书《普洱茶》,那本书曾经是卖茶的产品指南,推广书一样的性质,我们以为他是在写历史,可是书本身里面绝大部分断代都是错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生产过的。
我问过茶行业的两个老人,也是我们茶叶协会的两任会长邹家驹和勐海茶厂原厂长邹炳良,我们都认为年份这个东西没有办法鉴别。对于这些老陈的历史,我的新书基本一网打尽,爆料更多,真实的历史证据更多。
最后,谈到写书的意义,吴疆沉默了很久。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很简单,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无非是把活着的时光搞得有意义一点。我只想告诉大家,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我们不能总是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最后,吴疆喝了一口茶,眯着眼睛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茶城,轻轻地说。
最后,当然,更多福利来了,不仅茶语市集即将出售吴疆先生新书《七子饼鉴茶实录》,茶语网也即将上线吴疆专栏《吴疆说普洱》,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普洱茶的问题想问吴疆先生,可以发送“《吴疆说普洱》问题解答+问题的内容”到茶语网微信后台,或者在茶语网这篇文章下留言,我们会将您的问题汇总,最后选择合适的问题以专栏解答的形式呈现。
《珍藏版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介绍
目前市场信息混乱,真实的茶品、茶山情况消费者不明,导致信任感不足。老茶、古树、干仓、湿仓、年份、增值、易武、班章等等概念众多,如何客观看待这些概念?
喝懂普洱 读懂茶史
《珍藏版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内容简介
· 普洱茶正史
· 鉴茶工具书
· 精装版
· 大开本
吴疆先生即将推出2016年《珍藏版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新版图书以普洱茶发展脉络为主线索,涵盖了清末、近代、现代、山头茶等主流茶品,书中大量引用历史资料及相关图片,以鉴茶图录为表现载体,其中绝大部分资料为首次披露。
《珍藏版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传达出严谨客观、高度负责的普洱茶叶史学观,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文献价值。
作者其人:吴疆
吴疆,著名作家,一个备受争议却又不得不去关注的茶学者。
他是普洱茶界的异类,敢为心中的那一份“求真”的赤诚冒天下之大不韪,写出的茶书备受争议,却又被盗版无数;
2008年,他的一本震动普洱茶界的《普洱茶营销》被称为业界第一奇书,也是唯一盗版有如此之多的专业性书籍。
而这一本于2016年11月发售的《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珍藏版)》也是吴疆老师通过大量的自费走访求证,并融入自己多年研究普洱茶的心得所成,观点严谨且深刻,直面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关于普洱茶的真相,堪称其心血力作。
其中包含很多鲜为人知的观点
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吴疆个人通过走访考证得来的一些历史真相,充斥着以此为证的论点。
例如:生茶是半成品状态;百年老茶有疑问,福华宋聘号不等于宋聘号,宋聘号茶政府立案商标也是伪造,宋聘号与钱利贞虽然合并,但品牌独立运作,内飞上未必出现“乾利贞宋聘号”,20世纪70年代香港人去泰国生产宋聘号,现存的就有“福华宋聘号”;同庆号的“龙马商标”为仿品;
至于仓储这个敏感问题,吴疆更是独到: 2003年前,台湾、香港、内地都没有干仓,普洱茶陈化的目的是为了让茶更好喝,不能以发霉茶来指责所谓湿仓茶。那是对仓储工艺的不了解,而“湿仓+干仓”或“熟化仓+陈化仓”的工艺与人工渥堆发酵相似。
在选茶购茶时,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这本书有着很强的指南性,它是从茶本身带出考证了的历史,以茶论史,以史鉴茶;然后从茶的角度出发,分析历史,分析市场。这不仅对茶厂茶商而言可以使其知道一个市场的大致方向,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像一把标尺一般,遇到相应的东西,可直接拿出书来核对,便能明一二。
 
作者:吴疆
日期:2023-10-1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