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台湾藏家带你了解那些印在天价茯砖茶包装上的历史故事
此次刘先生用盖碗的方式泡50年代末衔接至60年代中茶牌的单面火车头以及60年代的「白票」。
60白票的滋味
由于盖杯面较大,通常刘先生会放15克的茶叶以600cc的热水冲泡为一泡。茯砖的茶叶较碎,遇到沸水后茶叶会自然散开。第一、二泡时入口时有老茶的凉气,但茶汤却不似以往老茶多重味道以及厚实口感,反而清雅纯粹。接下来第三泡后味道就会更为浓郁,一般大概冲至十多泡依然保有回甘滋味,而且水都会化为软甜的味道。
单面火车头的滋味
单面火车头的图示是源自于当是大陆地区大跃进时期,提倡民族融合、大炼钢,因此包装上印有工业化象征的工厂、烟囱、火车,以及各民族团结的图示。
而当时在藏区的茯砖是属于配给制度,若超过年份的话藏族视为过期品,便不会继续喝,然后长年下来有些都会存放在喇嘛庙里的仓库一直存放,甚至将一包一包的茯砖叠成椅子和桌子使用。
刘先生又补充,一般的普洱茶有分干仓和湿仓,喝起来的口味不太一样,但是茯砖并不会有这样子的区别。反而如果是假的茯砖,才会故意做入仓处理,也就是放在湿度高的环境使之快速老化,但是一入口即可辨识真伪,因为茶汤有股特别的闷臭味。相反地,因为一般在高原藏区的老茯砖是封在牛皮纸中,又因存放的环境空气稀薄、干燥、日夜温差大,茶叶长年缺氧。因此,当茯砖被带到南方开封后,茶叶和空气接触,快速转化,这时反而唤起清香的韵味,嗅起来则是有股自然的草味。
单面火车头入口时十分顺畅,带有老茶的药香味,茶汤水分子细、特别的清甜,夹带淡淡的甘蔗甜味。
从50年代初期的繁体字包装,到大跃进时期推动工业而印有火车头的图纸,以及远赴藏区慰问边疆民族而特别的印制的「手拉手双排字」,茯砖各样貌承载历史政策的小型缩影,也解决高原地区缺乏蔬菜纤维的健康问题。或许茯砖在普遍华人的认知中缺席,但它却扎扎实实地出席在边疆民族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刘永彬:云之南主理人
在台湾接触茶文化已经二十余年,在课后社团与茶结下因缘接触了茶,当时在舅舅经营的宜兴紫砂壶、艺品店里帮忙,因缘际会认识徐多茶商。在工作闲暇之余,常找友人相聚讨论台湾茶叶市场动态。
基于兴趣,从2000年开始,遂以副业形态经营茶行业,并以台湾乌龙茶、云南普洱茶以及宜兴紫砂壶艺品位主要销售产品。
在2005年到2011年的工作年假,多次进出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了解内地茶叶市场动态,在某次机会接触了湖南安化黑茶类的茯砖,并开始逐渐深入了解黑茶类的好处,且开始收藏老茯砖。
2010年在台北市永康街承租一间店面,将其取名“云之南”。2011年,全心投入茶叶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