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红蓝紫黄绿大益?老茶里边不同颜色的大益标代表什么?哪个最好?
从较为常见的红大益7542,紫大益7572,到不多见的蓝大益,绿大益、黄大益,乃至某些特定年份才有的金大益、银大益,对勐海茶厂改制前老生茶有了解的茶友,一定对这些颜色各异的大益茶不陌生吧。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不同颜色的改制前大益茶代表着什么?哪个颜色品质好?不同颜色之间差异大吗?这篇文章,小编就来和茶友们聊聊蓝红紫黄绿大益背后的故事。
 
常规大益牌茶品
 
首先我们要搞懂如今的“大益茶”集团与过去的“大益牌”普洱茶的关系,在2004年改制之前,“大益”指的是由勐海茶厂自主设计注册的一个商标,常被用于各类普洱茶品上。
 
大益牌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茶总公司告知各下属茶厂,总司将逐步收回“中茶牌”商标使用权,并要求各家茶厂使用自有商标。
 
而国营勐海茶厂也正是其中之一,由于找不到专门设计品牌的机构,茶厂的领导班子决定自己绘图设计,在集思广益后,大家以大叶种茶原料入手,从“大叶”的谐音中找出了大益这个名字,表述喝茶有益,茶有大益的健康主题。图案上则以红色的“大”字为底,”益“字镶嵌其中,两个字都使用仿宋字体,整体造型简约大气,棱角分明。
 
1989年6月10日,“大益”图案,通过了商标注册,被勐海茶厂正式启用。不过最初的那几年,大益主要用于红碎茶,绿茶、青茶等其他茶类的出口商标。直到1996年的紫大益,才在绵纸上首次使用了大益商标(一说95年也出过红大益青饼,这里取认可度最高的说法),由于印刷略带粉色,也称“玫瑰大益”。
 
红大益青饼的创制首年则是1997年,这款经典茶品的版面和内飞,都采用大红色的版面,一直延续到了2005年的7542上。
 
2000年的无R红大益可谓红大益家族的明星茶品,后来还被细分出了Y版、T版和金丝带版,其中最贵的金丝带版,整件价曾突破过两百万。而紫大益家族的明星茶品,则为2001年紫大益4号青(“断A”),和2004年紫大益8052,这两款前几年的市价均在万元以上。
 
如果说红大益和紫大益还是较为常规的茶品,那在新世纪之初诞生的金银大益,黄大益,绿大益,蓝大益等特殊颜色定制茶,则是勐海茶厂之后那段艰难岁月的见证者。
 
特殊色大益茶
1994年,即将卸任的邹炳良,为勐海茶厂留下了一条公司制经营的明路,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备后,终于在1996年初成立了“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改制后的公司还是原班人马,不过在经营上执行独立核算,也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同时由于实行股份改制,政企分开,茶厂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涨。在完成这项改革后,1996年,57岁的邹炳良安心退休卸任,将厂长重担交给了卢云。当时的卢云正值壮年,上任之初也是兢兢业业,任职期间也曾推出7262等经典茶品,但卢厂长在之后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直接将勐海茶厂推向破产边缘。
 
然而,三星的成功,是建立在对韩国国情的准确判断,与灵活企业管理的基础上的,而国内企业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管理能力,都没有诞生巨头的土壤。和当时大力学习三星的很多国企一样,勐海茶厂的啤酒线和玩具线接连经营不善,不但前期的海量投资无法收回,还导致原本家底殷实的茶企连年亏损,濒临破产。
 
1998年,地方政府辞退卢云的厂长一职,但此时的勐海茶厂银行账面连一万元都不到,拖欠各方的货款却高达一千多万,几乎已无力回天。在当时的普洱茶界,勐海茶厂也已成为公认的烫手山芋,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接任厂长一职,让自己的履历写上“关停勐海茶厂”这种不光彩的字眼。
 
百般无奈下,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只好请一位又懂财务,又懂法律的人,来协助茶厂清算财产,准备破产,而这位临危受命的年轻女厂长,就是阮殿蓉女士,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后,阮殿蓉先叫停了一直亏损的红茶和绿茶生产线,并大力提高普洱茶产量。
 
原来在当时,普洱茶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有所发展,在省茶司的大力改革下,自由交易的茶叶市场也已初具雏形,只要你带着预算和意愿来到省茶司,就有人能带你找到茶厂和原料,定制出属于自己的茶品,一时间,港台茶商、福建茶商、广东茶商,乃至东南亚茶人,韩国茶人都通过省茶司旗下的各个部门定制茶品。
 
与此同时,原先的普洱茶定点生产企业制度也不再符合时代需要,省茶司就将这些订单分散到众多茶厂,也刺激原先的几大国营茶厂转变经营策略。1999年,为台湾茶人定制易武茶的芳村茶人叶炳怀,遇到了正寻求来料加工业务,缓解茶厂资金困难的勐海茶厂厂长阮殿蓉女士,开启了勐海茶厂来料加工茶历史。
 
当时新的秩序尚未确立,旧的秩序也未消亡,除了常规产品,很多茶商还有个性化要求,不过当时的条件比较简陋,茶品的包装方式也比较朴素,大多是围绕着传统的七子饼版面改改画画,做出了很多大体相似的茶品。
 
具体例子,有人收来野生大树料后,就在版面上加些诸如“野生茶”“老树茶”“千年乔木型大树茶”等字眼,有人在配方上致敬号级茶名号或印级茶风格,就做出对应的版面,更多的茶品则在包装上没什么想法,或是换个颜色(各种蓝印,黄印,红印),或是加根丝带(各种红丝带,金丝带)。
 
虽然当年的茶品包装上并没有太多新意,但这些茶的品质和版面并没有太大关联,而且并不是说这段时间生产的普洱茶都没有用心,相反,其中一些茶的品质还有可能高于大厂常规产品,尤其是一些资深茶商的定制品,留到现在已经成为中期茶中的明星茶品。
 
金银大益就是其中的典范,2003年,台湾飞台公司的郭再添先生向国营勐海茶厂订制了一批大益5号青饼,版面上他选择了自己很喜欢的黄色,后被市场称为“金大益”。除了黄色版面的大益5号青饼外,飞台公司还订制了两批银灰色版面的大益青饼,后被市场称为“银大益”,这就是金银大益的由来。
 
由于拼进了不少班章料,刚出厂的金银大益新茶滋味苦烈霸道,市场认可度不高,传闻飞台公司为了银大益的销路四处推销,但还是无人问津,直到后来才逐渐被市场认可。
 
2018年11月,香港仕宏《足吾所好》古董级普洱及佳茗专场拍卖会上,Lot 201的“2003年金大益青饼(301批次)”更是以139万港元的落槌价成交,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以看做当年那些特殊色大益茶的缩影。
作者:小茶胡
日期:2024-08-3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