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历史上与茶文化结缘的女性
 
 
    女性与茶文化的结缘
    在中国5000年的茶文化发展史中,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了一些弘扬茶文化的杰出女性,特别是在最能体现茶文化的茶馆行业中,女性不是半边天,而是一整片天。
    女性开创茶馆  我国茶馆起源于晋代,就是由女性开创的。茶馆最先是由在街头卖茶水开始的,以后进室成为茶寮。再由茶店兼卖茶水,最后才从茶店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茶馆,那个卖茶水的就是女性。晋代傅咸的《司隶教》中记载:“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妪何哉?”这就是我国茶馆源头的“先奏曲”。
    女子发明三才碗 茶到了唐代已是非常繁荣了,茶馆更是到处可见。但是,喝茶的碗不尽如人意,经常烫手。在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从小喜欢饮茶,经常被茶碗烫手。于是她想出了用一个盘子托着茶碗的办法,可又常滑落。她尝试着先是用蜡固定,后用漆固定。这样就形成了盖、碗、托三件套。用起来很方便,不烫手,不滑落。女儿把她的发明献给了父亲。当丞相的父亲很高兴,称她的发明为“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三者融和在一起,谓之天地人和。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予了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了古人的哲理,“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崔宁把这种茶具介绍给亲友和群臣,后又传到民间,逐步改进,就形成了今天的“三件套”、“三才碗”。  
    女人诠释茶艺  茶艺是茶文化的精粹和典型的物化形式。它以茶为核心,把音乐、美术、礼仪仪表、环境艺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凝聚在一起,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最具民族性的美学空间,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意境深邃、别开生面的审美领域。
    茶艺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唐代,“艺”字就与“茶”字发生联姻,茶艺已经进入定型和完备的阶段。当时贵族们的夜生活重要内容──品茶听琴。仕女坐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操勺,舀茶汤于茶碗内。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宾客面前,主人坐榻上,宾客有坐有站。旁边有妇人弹琴吹箫,宾客们一边啜茗品尝一边听曲。
    随后的宋代,“艺”字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饮茶风气更盛,茶艺也更为精深。明代茶艺最重要的贡献,是瀹饮法的定型与发展。自清代以来,流传至今的风格最独特、影响最大的茶艺,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等地区的功夫茶。茶艺的诠释,一直离不开女性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古典生活的回归人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日月精华叶底藏,静心洗浴不张扬。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润千年四季香。窗外闲风随冷暖,壶中清友自芬芳。”这首咏茶七律道出了茶的精髓,也将一种雅致唯美的生活方式流传至今。
    古人的茶生活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一部《红楼梦》全书尽茶香。书中有一位茶艺高手,也是一位妙龄少女。在《红楼梦》的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就记录了妙玉高超精湛的茶艺。单看她用的茶具和用茶用水就可以窥之一斑。她给贾母泡的茶是“老君眉”,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盅,自是不凡。泡茶用的水是“旧年蠲的雨水”(古人称天泉水)。
    对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更是特殊招待,请进自己的住室吃茶。给宝钗用的茶具是旁边有一耳,后边还有小字写着“晋王恺珍玩”及宋、元丰五月四日眉山苏轼字样,这样的器物是何等的珍贵。
    给黛玉用的是形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也是一件宝贝。给宝玉用的是自己常用的“绿玉斗”。宝玉说,她们用的都是古玩珍奇,我用的却是“俗物”。(他殊不知有位名人曾这样说过:什么叫爱情?两人同用一个茶杯就是爱情)。泡茶用的水更是讲究,是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入瓮中,埋于地下,进行净化和沉淀的雪水,自然清醇无比。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这种奢靡的贵族气派今人难以匹及,以官窑碗饮茶,怕只有刘益谦能做到。用那盏价值上亿的“鸡缸杯”偶尔独斟一小口,哥喝的不是香茗,是任性!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