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大理国将南诏时期所设的“步日睑”改为“步日部”,开设“茶马市场”。其时多种政权并立,在贸易中大家各取所需,茶换马,马换锦缎,各民族的交流通过茶而变得更加频繁。元代将“步日”为“普日”,当地产的茶已成为边疆各族民间交换的主要商品。
大士讲堂:“普洱”这一名称的由来,您知道吗?
远在南诏(公元738年至公元902年)时期,易武就是南诏政权的“利润城”,在茶马互市以及与西藏政权的维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南诏政权还在六大茶山至大理的途中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下辖澜沧江内大片地方,包括易武在内的六大茶山。当时的交通路线不得而知,因为确切记载的路线,要到清朝才可考。
大士讲堂:“普洱”这一名称的由来,您知道吗?
从现有资料看来,茶马古道正是起于南诏时期。六大茶山产的茶特有的消食去腻功效,获得藏区民众的喜爱,自此,该茶在以肉类与乳制品为主食的民族中站住脚跟,之后被运送到青海、甘肃、蒙古一带。藏民们为了得到好的茶叶,翻越雪山,漂流金沙江,跋涉丛林,行程数千里,以他们的马匹、乳制品、藏药等前来换取普洱茶。贸易是双向的,道路也是一段一段走出来的,就这样,在贸易的推动下,茶马古道路线趋于相对固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茶马贸易也变得越来越规范。
大士讲堂:“普洱”这一名称的由来,您知道吗?
宋时,大理国将南诏时期所设的“步日睑”改为“步日部”,开设“茶马市场”。其时多种政权并立,在贸易中大家各取所需,茶换马,马换锦缎,各民族的交流通过茶而变得更加频繁。元代将“步日”为“普日”,当地产的茶已成为边疆各族民间交换的主要商品。而在蒙古一带,茶砖成为了商品流通中的法定货币,和其他茶类一道还经蒙古进入到俄罗斯。茶叶贸易让中间商契丹人的名字变成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称呼,与瓷器、丝绸一样,茶叶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三大贸易品之一。
大士讲堂:“普洱”这一名称的由来,您知道吗?
明代“普日”改称为“普耳”和“普洱”,自此这一称谓固定下来。清代设置普洱府,在思茅城内设普洱茶局管理茶叶的种植、加工制作及销售。此后,有了“大清盛普洱”之说。乾隆年间,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列为贡品,年解贡茶660担,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在清代,云南的铜矿、盐矿继茶后,再次变成暴利产业,许多外省人前来投资开矿。产业间的相互拉动是惊人的,铜、盐的急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集市。一转眼,“蛮民杂居,以茶为市……衣食仰给茶山……夷汉杂居,男女交易,士农乐业,盐茶通商”,好一片繁荣的景象。
大士讲堂:“普洱”这一名称的由来,您知道吗?
李拂一(公元1901年至公元2010年)所著《镇越县新志稿》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但这依旧掩盖不了易武的光芒,清代易武的同庆号、福元昌号、宋聘号、同昌号等品牌,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界最富传奇色彩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