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痴迷于普洱茶的人
      沃顿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陈绪武来电说,认识了一个很有趣的茶人。在云南茶山上待了10年没有“出山”,痴迷于普洱茶的研究,却鲜见把茶叶卖出去。问有没有兴趣聊聊?
 
  正好,近期市场上热捧名山老寨古树茶,而相约的人士是古树茶的拥趸者,自然乐意为之。与其见了,谈了,我却疑惑多多。比如,他从湖南迢迢千里入滇进山,为了古茶树与茶山相伴10年,投入了近千万元,却没有要政府投入一分一厘,更没有生意往来。资本是来逐利的,他却耐得住没有回报、守得住清寂的日子,这不是商人的道义,那他的真实想法是——
 
  无论是在业界,还是网络上,鲜有黄小元的丝毫信息。低调、低调,再低调,一直是他在云南茶山10年的真实生活状态。
 
  不知是不是茶的清雅、淡泊融化了他,还是他舍弃了心机杂念的本性,度化了茶叶纯真、质朴的大美,以至于我们在交流、探讨工作、生活时,他总是流露出、表达出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色彩,就像他说:“为了实现心中的那个梦,一定得像古树茶那样,好好的再活五百年。
 
  他的梦:做古树茶的“代言人”
 
  黄小元是个地道的茶人。
 
  大学四年,学的是茶学的专业,毫无疑问是一个真真的,科班出身的茶人。中国有茶类千百种,但他独爱云茶、独爱普洱茶,最爱古树茶。他说,云茶有种不可抗拒,难以拒绝的“大美”。这种美贯穿于自然、历史、政治、科学、工作、生活……一切的一切中。
 
  也许是茶专业出身,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茶史、世界茶史的缘故,黄小元说:“云南应该是全世界茶人的圣地。茶树的起源与传播,无不是源于云南。”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是起源地。
 
  正因如此,目前云南有我国乃至世界已发现野生古大茶树资源最集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性状最古老的地区,既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群落,还有为数不少的茶树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省有47个县境内发现有古茶树群落、古茶园和古大茶树,树高在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的有130余处,基部干径100cm以上的有42株,树干直径在100cm以上的就有30株,1米以下、0.5米以上有300余株。邦威、巴达山、南糯山等大茶树并列为中国三大茶树王,它们是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树王,是我国古茶树最珍贵的遗存,是活的文物。
 
  黄小元认为,云南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和世界茶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佐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是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所以,把云南打造成全世界茶人的圣地一点也不为过。
 
  这种认识深深地烙在了黄小元身心灵中。茶,因此是他心中的‘神’,脑海中的‘魂’,无论什么时候他对茶都是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
 
  2003年,黄小元把蒸蒸日上的公司交给了别人打理,一个人独自来到云南。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找一座山头,建一个梦想茶园,做云南古树茶的“代言人”。
 
  在他看来,保护一棵古茶树,或许就保护了一抹云上天空、一方树下沃土、一群茶农兄妹……造就彩云之南的“古树梦想”,升腾了他心中热情与激情。
 
  从此,云南成了黄小元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来了,就要成就梦想的地方。
 
  他的真:10年不出山守望梦想
 
  黄小元是个地道的茶痴。
 
  笃行求真,他说,相对于那些古树,我们真的很渺小。所以黄小元一直恪守,慎言,慎行。来云南茶山10年,不为外界的浮世名利所动,不为普洱茶的“疯狂”盲动、追随,一直坚守茶山,守望茶园,做一个真真的、实实的茶人。一如一片茶叶,从孕育到萌发,要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阳光沐浴,才能生长成茶,还要历尽摘、揉、焙、泡的煎熬。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淡然收尾,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涩涩清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而他这种坚守,付出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滋味。
 
  淡然的心态,让黄小元在云南的茶山上沉默了十年时间。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里,他投入了上千万元真金白银,签约保护开发了11片古茶园,约3000亩、约12万棵古茶树。
 
  “自己做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去说呢?”黄小元反问道。在他看来,做人的品格一个定要像古茶树学习,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从不道外人诉说。只要适应它生长的环境,它都会生根开花结果。一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它从不偷闲,应时萌发,尽情生长,任人采用,不计得失,采了又发,常采不谢,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默默地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茶山10年,是守望梦想的10年,不求回报的10年。
 
  据黄小元介绍,签约保护古茶园不仅没有要政府投入一分一厘,反而自掏腰包出资邀请名师大家、专家学者培训工人,而这个过程没有任何回报。
 
  茶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回味,给人以启迪,也给了黄小元一个守望梦想的理由:茶有生命的,它会说话。只是声音很小,需要我们静心,认真,耐心守候,才会迸发出一芽滋养春天的“声响”。
 
  茶是高尚的,生活是现实的,我们需要黄小元给我们一个他生存下去、继续下去的解释。
 
  面对疑惑,黄小元出奇地安静。他说:“尽管茶山10年,只有付出,没有资金的回报,生活和茶园的拓展,主要是靠湖南的公司赚钱、输血,才存续到了今天。”
 
  有放弃梦想的念头,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吗?“若心想懂得,自己就会继续下去,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再说,有家人、伙伴们陪伴、理解,我怎么能放弃。”黄小元说,品质的背后是品格,品格的背后是品味。而这个过程,就是修行,是谓茶,也是谓梦想的践行。
 
  他的为:难以读懂的“疯子”
 
  黄小元是个十足的“疯子”。
 
  常人是难以理解的,难以读懂黄小元这个人的,他身边的伙伴曾说。“你读懂了我,那我还是大家眼中的‘疯子’吗?不需要大家都读懂,只要有关注的目光就够了。”黄小元坦言,我的行为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去急于求成。
 
  如果要去赚钱,我早就把茶园转手让人,赚取差价,一边享乐去了,事实上我没有这样做。所以,我自己评价自己是:做了一件疯事。不关乎金钱,只为了追求那一个简单的梦想。
 
  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黄小元说很符合他的心态,因此一直被茶修行着,自然也就惜茶、爱茶、感恩茶,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像茶了。
 
  当然,黄小元也有云南大叶种茶的那种“霸性”,直白点说就是“疯子”性格。
 
  与茶农签约保护茶园后,黄小元要求所有在茶园附近吃、喝、拉、洒行为,必须禁止,于世代生活在茶园附近的茶农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难以理解禁令:我们不都是房前屋后栽茶种茶,摘茶、晒茶吗?茶园就是家,家就是茶园。禁令打乱茶农的生活习惯,更打破了他们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
 
  没有人理解,更少有茶农去执行这道禁令。“你们照我说的去做,今年能卖100元的,明年就可以卖1000元;不信,我先把钱数给你们。”黄小元说得斩钉截铁,茶农将信将疑。有茶农照做了,有茶农我行我素。
 
  次年春天,照黄小元说的做的,其家里的茶树真的变成了“摇钱树”;没执行的,茶树变成了“圣诞树”——茶叶没有人去收购。
 
  从此,茶山上的茶农才真正明白黄小元名片上“高级工程师”的价值,纷纷把曾经的“黄总”称呼,改口成“黄老师”。
 
  “山里人质朴,你敬一尺,他必还你一丈。”黄小元说,我们努力将这些看似无意义、无结果的行为,力图做成有意义的拼图;一路上吸引有修行的孤独同行者一起行走,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了一道风景。
 
  保护茶园的生态环境,是当下必须践行下去的。过去,虽然我们世代生活在茶园,少有影响到茶园的生态,是因为以前的人为活动要少,产生的垃圾都是可以分解的,但现在我们丢弃垃圾,你说有多少是可降解的?洗衣服、洗碗都是用化学洗涤剂,这些生活用水渗透到土壤中,被茶树吸收,您说还能健康吗?
 
  对于生态保护,黄小元还有另外一种解读:人与茶都是土地上的作物,最终都要回归于泥土,是谓轮回。土壤污染的是人的体格,而人心污染的是人的灵魂,可谓清正。在轮回与清正前,我们每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都要守护好我们灵魂栖息的地方。不然,将会是炼狱的伺候。
 
  他的行:坚守一个人的“狂欢”
 
  黄小元是个标准的“怪人”。
 
  对茶园、茶树的呵护、伺候,黄小元近乎成了一种另类。进场采茶的工人,黄小元要求他(她)必须进行沐浴更衣后,方可踏进茶园,接触古树茶。
 
  工人们同样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不就是一片树叶子吗?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么去摘的,没有谁说进园摘茶要洗澡更衣的,只有你、唯有你黄小元会这么干,完全就是一个标标准、地道的“怪人”,
 
  黄小元没有解释、没有理会工人们的反驳,只撂下一句话;“不愿意执行,请您另行高就!”霸气的回答,撼住了工人的不情愿。
 
  除了沐浴更衣,黄小元还要求采茶用的器具,必须用竹篓子,绝对不允许使用塑料编织袋。在茶农看来,用塑料袋装鲜茶叶方便,利于上山摘茶。但黄小元说,这样茶叶不舒服,难以呼吸,会“闷死”的。此答,令茶农惊诧不已。茶叶就是一片树叶,那来那多生命、呼吸!!
 
  但在黄小元内心的感悟里,茶叶是有生命的。每一片茶叶,都有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它会带给人思考、茗悟。洁净的工作行为、工作环境,关乎茶,也关乎生活。因此,只有少数的人看得透,而他就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这样的“少数人”,茶农眼中的“怪人”。用俗语说,我就是这个古树茶行业的生态的守护者,工艺的革命者,归真的践行者。
 
  “之所以要担当守护,是因为云南古茶园、古茶树及其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佐证,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黄小元说,目前我们的古茶园正逐渐消失,这是我们愧对上天对云南的馈赠与恩赐。
 
  在他看来,现在的古树普洱茶太乱,需要有人来揭示真相;古树普洱太好,需要有人来展现内在美。古树普洱茶太小,需要有人来担当呵护——停止沉默,站出来说话,是必需的,而这也是他接受我们采访的最真实原因。
 
  竭尽全力,借茶渡身,黄小元说这不仅是一个梦想,还是在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关乎生命健康,关乎伦理道德,关乎文化传承,关乎普洱茶,乃至中国茶的出路。
 
  在这样的理念下,黄小元目前正团结一批、凝聚一批,关爱云茶、关心普洱茶、关注古树茶的茶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道绸缪一个平台,一个圈层——云南古树茶研究会,帮助更多做好茶的人,保护更多古树,帮助更多善良贫苦的农民,回馈社会。
 
  “如果说守候是一个人的狂欢,品茗众饮是一群人的欢娱。那么我乐意为众人的欢娱,去守候一份清寂与孤独。”黄小元说,守护一棵棵,一片片,一座座古茶树、古茶园、故茶山,就是传承和未来。所以,我们一定得像古树茶那样,好好的再活五百年。
作者:中国普洱网
日期:2018-07-0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