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云南无性系茶树之父”的肖时英,1933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曾在当地一家茶厂当了1年工人,后考入武汉大学茶学专业。大学期间,他首次见到云南大叶茶标本,就被深深的吸引。在大学里,他认识了爱人张木兰。1953年大学毕业,肖时英带着爱人跟着马帮步行前往勐海茶叶试验场。当时云南的茶树虫害多、产量低,他们便开始了茶子育苗、茶树扦插、茶树嫁接、茶树高位压条等繁殖试验。经过多年的摸索,云南大叶茶的扦插成活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解决了云南大叶茶扦插繁殖不易发根的难题,此举也为后来运用扦插技术奠定了基础。
“以前,云南的茶树都不进行修剪,产量很低,1960年,我们首先对茶树进行修剪试验,通过5年试验,总结出了一套修剪理论。”肖时英称,因为当时不知道该修剪多少、修剪后会不会减产等因素,冒着很大的风险进行修剪。
1987年,肖时英夫妇正式调入中国普洱茶研究院(当时的茶树良种场),之后选育出了云魁、矮丰、云梅、短节白毫等多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1992年,肖时英首次提出邦崴大茶树是介于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之间的过渡型古茶树,是研究茶树进化的宝贵样株。
选育一个新茶种不容易,有时需花费八九年的时间。退休后,肖时英依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进行选育茶树新品种。这么多年来,从县城到茶园,从茶园到县城,他已记不清往返了多少次,很多时候还要靠步行。认识肖时英的人都知道,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研究茶上,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一直过得很节俭,但对于研究成果,他都是免费传授的,甚至还倒贴钱。
1996年退休后,两位老人拿出存款和借来的钱,租地并开建时木茶厂和“立体生态茶园”。2002年老伴儿去世后,肖时英承受了重大的打击,但这并未让他放弃当初的理想。
“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科研,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茶农实现增收。”肖时英还说,“云南的茶园面积大约在300多万亩,在全国来说是最大的,但产量一直上不去,有时候就算茶叶丰产,茶农也未必能丰收。”
丰产为何不能丰收呢?肖时英介绍,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茶树发芽较集中,不利于茶农采摘,致使许多没及时采摘的嫩芽长成了老叶,非常可惜。“我们首创多品种组合双行种植,很好地避开了春茶发芽高峰期。”肖时英解释到,之所以用长叶白毫与短节白毫组合种植,是因为前者属早芽种,后者属迟芽种,两种茶树的发芽会相隔15天左右;另外,不同茶种可以优势互补,能增强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可防止水土流、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抗旱防寒作用等。多品种组合双行种植,加上系统修剪,形成立体的两个采集面,可采集面增加了一倍,茶叶产量也相应地增加了一倍。肖时英曾做过比较,平面树形亩产量为184.4公斤,而立体树形产量则达到了374.1公斤。茶叶产量提高,茶农的收入也相应的提高;茶园里的其他树种既可以改善茶园环境又可以提供木材。另外,茶园养鸡的模式,能增加茶农经济收入,还能有效防止茶树害虫。“我们初步统计,常见的茶树害虫有40种,其中20种在土中或在枯枝落叶和根际枝桠种结茧化蛹,这些蛹就会成了鸡的美食;另一些具有假死习性的害虫,掉到地面上,也会被鸡啄食,所以我的茶园很少打药。”最后,立体生态茶园通过考核也正是基于这些模式。
“刚开始进行‘立体生态茶园’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认为会失败,还有人说我是疯子。”肖时英说,“后来,有人看到“立体生态茶园”果然很好,于是前来请教,也开始对平面茶园进行改造。”
“立体生态茶园”是未来新茶园建设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立体生态茶园示范区”。招来了很多专家学者,爱茶人士等考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