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唐代的茶叶生产与贸易

     唐代生产的大发展,反映出消费的需求在增大,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说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已嗜茶成俗,而西北及原地区不产茶,因而南方茶的生产和全国茶叶贸易就空前地发展起来了。
     由于茶叶的利润很可观,引发了许多人都来种茶卖茶。《膳夫经手录》中还记述到:元和(806-820)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全国在此时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茶叶贸易集散地。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的诗句。《元和郡县图志》也有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的记载。都证明了浮梁(即今江西景德镇是当时东南的最大茶叶集散地。
     唐代茶叶贸易的极大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茶叶制作技术和品质的大幅提高。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的入贡,突出表明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唐代晚期,我国茶叶南北贸易,分江东和华中两路进行。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记载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饮茶的一则典型事例。唐时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风俗均以茶叶为贵。有一次,唐朝的使者到吐蕃,在烹茶帐中,吐蕃的赞普问他在煮什么?他故弄玄虚地说,这是涤烦疗渴的所谓茶也。赞普说我亦有此,便拿出来一一指给使者看,这其中就有寿州、顾渚、蕲门、昌明、湖等地所产的许多名茶。
     自中唐以后,饮茶之风大行于西北塞外,因此,当地的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交易。
     由于茶区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多,及贡茶制度的促动,各地茶叶生产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品、名品不断出现,唐·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列举了二十一种名茶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在唐至五代的茶叶专著和文学作品中,对唐代的茶叶名品也多有记录和描写,据有关资料统计,唐代生产的主要茶叶名品约有150多种。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2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