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喝我的茶听我的故事—普洱寻茶人
普洱茶
当问起他,寻茶路上落下的腰疾会不会影响他日后制茶时,陈剑说了一段话:“做不动了,技艺还在,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普洱茶,是我们永恒的信仰,不会停。” 
因为挚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感动。
一叶百味, 一生体会
坚守传统
只为呈现一片原叶的滋味
滇土下的岁月滋味
被人们称为“万绿之宗”的云南,不仅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更值得骄傲的是,它还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是中国普洱茶的故乡,素有“爷爷的茶,孙子卖”之说,可见岁月时光对于普洱茶的重要意义。
但说起不同茶山、不同产区的普洱茶,几天几夜也说不尽。普洱茶活在自己的时间里,一直游走在边地与皇宫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两极文化,日常生活与上流社会,历史赋予了其奢侈性与民生性。
一盏甘露味,满室圣妙香。不知从何时起,普洱茶韵开始风靡,流行于大小茶席茶会中。煮水备器,喝一场茶,消尘虑,添诗话。而后咽下茶汤,嗅杯底香气,咂摸再三,这杯中口感饱满而圆润的茶水,带着滇土的岁月滋味,让人上瘾。
 
坚守传统
只为呈现一片原叶的滋味
闻茶香知茶人
“市面上常见的现代普洱茶制法与传统工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韵海之巅的创始人陈剑介绍道。时下风行于大江南北的普洱茶,以机制居多。
相较于机械制茶,手工制茶保证了初制过程中茶品的最佳呈现,而古法石磨压制而成的普洱茶,具有转化速度快,并且转化均匀的优点。但技术要求也很高,即使是有多年技术经验的压茶师傅,一天也最多能压300片左右。
 
在这个人人都追求高速高产的时代,陈剑,10多年来坚持传统工艺,他给自己的定义便是一位手艺人和匠人。从拣茶、秤茶、蒸茶、制饼、压饼到最后的干燥,坚持纯手工完成。制成的茶饼松紧度适中,由内而外空间密度均匀,没有机械成型带来的粗糙之感,渐受市场青睐。
2014年,韵海之巅的茶品在“世界名茶评比”中获得5项国际金奖,1项银奖。云南省茶区一共送茶样86支,其中韵海之巅寄样6支:
 
1.易武圆茶,2.蛮砖圆茶,3.倚邦圆茶,4.易渡圆茶,5.南糯圆茶,6.布朗圆茶。
评出的8项金奖中,韵海之巅荣获5项。
这份荣誉在带来无比喜悦的同时,更是对陈剑在茶山对品质长年坚持的一种肯定。披荆斩棘寻觅古茶树原料的艰辛,长年累月坚守茶山的寂寞,精益求精制作茶品的信念支撑,个中辛苦,笔墨难言。
岁月下,孤寂之苦,见生机之甘。
茶与时动
任何一种传统商品的形成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包括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等等的多元化变革。所以,强求不同时期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的统一,是不现实的,惟有求同存异,以承历史。在普洱茶的发展上尤其适用。
 
"事茶人本应安顿于当下,而且我们的茶文化虽然根植厚土,但也要有所发展,这就要有所包容,否则就会僵死。"陈剑说。
南宋杨万里曾叹道:"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饮茶跟读书相似。今日虽有活字排版,有洁白书页可读,然古籍善本的魅力并不因此消弭,而是愈显珍贵。倒也不是厚古薄今,只是旧书古茶,时光悠悠,在卷轴与茶席之间,自有其"味外之味"也。
听闻陈剑老师的最爱是易武茶,当我们问到“是否易武山的茶最好呢?”陈剑笑了。 “易武有我太多的故事,是情感的归宿。所有的茶,适合你自己的就是好的。这是所有好普洱茶的标准,适合自己的口感,适合自己的身体,适宜自己的经济。”
这个观点,早在2007年陈剑代表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办理了易武老字号手工茶坊的QS证时,发表的论文《初制决定普洱茶品质》与《怎样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茶》就已提及。呼吁整个市场重视源头,科学饮茶。
俗话说“玩茶”、“玩茶”,如你玩得好,你能玩出平和的心态,茶将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相反如盲目投资,道听途说,你将烦恼重重,反被茶“玩弄”。
 
做茶的人是延续茶叶生命的人;
泡茶的人是点燃茶叶灵魂的人。
 
寻茶之路
寻茶路上的故事,陈剑已经鲜少说起,但易武承载的情感,成为他永生的记忆。
2007年,陈剑是第一批进入易武原始森林寻茶的人。由于地处偏远,当地保留着大量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那是真正的原始森林,肆意的参天古树是远观者的想象,要想真实的走向森林,必须穿越崎岖和泥泞,靠指南针和星斗,辨识方向,风餐露宿,只靠猎枪和砍刀求生,没有人知道,除了探险家,还有谁视冒险为乐趣。
陈剑从茶农口中得知这片原始森林藏着数百年的古茶树,仅仅是口口相传的记录,却触碰到了制茶人心底最深藏的梦——探寻普洱茶原料顶峰。
 
这时,他已经是有着十多年制茶经验的茶人,精益求精的心态,已经让他一次又一次的研制出更纯粹、更坚守普洱本源的好茶,但,他依旧选择继续挑战。没有路的原始森林里,危机四伏,制茶人带着当地的向导,背着睡袋猎枪,开始了寻茶之旅。连续三天的徒步,躲避过野兽的偷袭,穿过满是荆棘的丛林,从摔下的陡壁爬起,与也隔绝的手机那一端,是亲朋纠心的惦念,而他,终于找到了曾经先人种下的老茶树。
历经岁月风霜,它已经高高的把枝丫伸向了天空,就连它落下的种子,都已经长成斑驳的古树,那些先人种植的痕迹,被青苔包裹,安稳地留在茶树周边,静等后人。
今之入山,深山向荣,古木依旧,以古木新芽为佳品,
其韵其气其香,或品或饮,千味归一,唯惜者得之。
 
茶韵悠长
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升降回归的过程。面对2014年普洱茶的疯狂,经历过跌宕起伏的07年普洱市场的过来人,担忧是难免的,更多的是坦然面对。“一切自有时间和自然来还原,急也没有用。”陈剑说。
当问起他,寻茶路上落下的腰疾会不会影响他日后制茶时,陈剑说了一段话:“做不动了,技艺还在,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普洱茶,是我们永恒的信仰,不会停。”因为挚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感动。
 
小小茶盏之中,晃荡着的金黄澄澈的茶汤。那香醇回甘的滇土味道,带着旧时节的祥和静好。茶性如德行,苦而后甘,静俭本分。正如这世世代代制茶的茶人,也如这世世代代饮茶的百姓。
清茶一盏,可照千秋;一叶百味,一生体会。
普洱淡无华
韵中藏乾坤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6-3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