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蔡镇楚教授谈:茶与美学
普洱茶
美学,本属哲学,太高深,有点高大上;茶美学,却是我从事茶文化研究的一大创造发明。茶美学,是中华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最高境界,它将茶科学、茶文化和茶生活第一次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审视。许多人问我:茶是一片树叶,何以要上升到美学层面?为何要耗费十年之功撰著一部《茶美学》?我无以回答,因为你只需读完那部《茶美学》,就迎刃而解了。
 
一、茶之美,是天地自然的无私赐予,是历代茶人的美好憧憬。大诗人苏轼早就说过:“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茶是佳人,是美的荟萃,是美的拟人化。
 
(1)茶之为美,在于民生之真,茶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叫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茶”。
 
(2)茶之为美,在于自然之美,茶园叠嶂,云雾缭绕,郁郁葱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与当今工业化、城镇化的恶化环境形成鲜明对照。
 
(3)茶之为美,在于绿色生命之饮,人类健康之饮,当工业化的碳酸饮料充斥市场,危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之际,茶之为饮,男人更健康,女人更漂亮,乃是二十一世纪无酒精健康饮料之冠。
 
(4)茶之为美,在于茶人之美,其茶农是茶之根,茶工是茶之体,茶商是茶之媒,茶业是民生企业,是诚信企业,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常青企业,所以茶人之美,必须在于真善美,在于仁义礼智信。
 
(5)茶之为美,在于人格之美。《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茶人是君子之交,注重人品,注重德操。当今之世,物欲横流,金钱崇拜,茶人要特别注重人格至尊,不造假,不欺诈,守诚信,重民生。
 
(6)茶之为美,在于人生之喻。茶,以清苦为美,古人品茶谓之“啜苦咽甘”,如同人生,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先贤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唯有能吃苦耐劳者,方能成就大事业。
 
(7)茶之为美,在于以茶养廉。魏晋以降,名人志士大多提倡以茶代酒,以茶养廉,待人接物,不奢侈,不豪华,不贪腐,清茶如许,清静淡雅,廉洁守拙,克己奉公,为后人所称颂。湖南嘉禾县有珠泉,茶亭刻有清朝知县达麟一幅对联:“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珠泉涌月之美,泉水冲茶之香,与官吏勇于自我反省的清廉相照映,是乃精行俭德之人也。
 
(8)茶之为美,在于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使用两个篆体汉字“茶”“和”,显示出一个深邃的文化内涵:“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与中华茶道的文化灵魂。鼎中茶,杯底月,天地人,儒道释、真善美、阴阳五行、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十三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尽在其中矣。这就是茶的魅力,这就是茶的美学内涵。
 
二、真善美,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茶以真为本,茶人以善为心,天地人以美为韵。无论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各行各业,还是市场经济,首先要学会做人,人有人格,人有德行,为了赚钱,不讲人格,不讲道德,不讲仁义礼智信,只能害人害己害社会。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有则寓言:两个人赶夜路,前者只管赶路,丢下后者。后面的人干脆坐下来不走了。前者返回来问他,他回答说:“走得太快,灵魂丢在后面,赶不上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脚步走得太快,也把灵魂丢在后面了。如今的读书危机、教育危机、道德危机,引发出的社会危机,同样危及茶业界和茶文化界,沉渣泛起,乱象丛生。丧失灵魂的民族是悲哀的,丧失了文化精神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呼吁回归自然,回归民生,回归传统文化,就是要找回丢失的文化灵魂,重塑中华茶人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我撰写《茶美学》的初衷。
 
三、火的发现,人类得以生存;茶的发现,人类得以文明。
感恩中华茶祖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这片改变世界的茶叶;感恩茶圣陆羽,以第一部《茶经》而开创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新纪元。中国是茶叶王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堪比黄金,欧阳修说“金可得而茶不可得”。茶叶是特殊商品,以茶牟利,本无可非议,但茶人作为茶叶王国的天之骄子,要有民生之策,要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意。当今的中华茶文化传播,必须走正道,以习大大“品茶品味品人生”为主旨,以中华茶业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脚踏实地,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茶祖茶圣的文化精神,不要忽悠,不要花梢,不要炒作,不要急功近利。回眸两年前,湖南茶频道试播之际,在康晓辉君主持的动员会上,我作《欢呼中华第一茶频道》的主题报告,欣欣然为之填写【齐天乐】词:
 
惠风流水弦歌阕,神州茗缘先哲。百草神农,茶经陆羽,千古灵芽欢悦。茶园翠叠。正西施无眠,浣纱时节。难觅知音,叶嘉玉露自伤别。
灯笼地毯羞设。洞房花烛夜,锦衿飞蝶。竹影摇红,视频琥珀,了却灵川心结。山盟海约。笑莲蒂鸳鸯,情为何热?恋我中华,对杯中日月。(蔡镇楚,2016年6月26日)  
作者: 蔡镇楚
日期:2023-07-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