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如普洱老茶一样淳朴的茶人赵延军
普洱茶
 
   2008年,赵延军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晴和堂”,产品没有故事,理念也十分的简单:“雅俗共赏”。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不是懂茶的人才能喝得懂,不懂茶的人也能喝得懂。不是懂茶的人才会泡,不懂的人一样能泡得不难喝!”
 
   1994年开始学茶,到1997年开始做茶。如今已是国家高级评茶师的赵延军,在1996年关掉了他在兰州已经经营了一年的茶馆,那是他第一次涉足茶行业。关店的原因很简单,当出了趟差,发现外面的茶比自己茶馆的茶不但好喝很多,甚至还便宜很多的时候,赵延军意识到,茶这个行业远远要比自己当下的了解要复杂得多。
 
   那时喝茶氛围最浓、懂茶的人最多的地方,都在广东。赵延军没多想,收拾行囊踏上学茶路。进不同的店、喝不同的茶、交不同的朋友……学茶的路上,所有茶人都是老师。
 
   铁观音、武夷岩茶……直到喝到老普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百家茶”让赵延军喝到很多优秀难得的好茶,更让他与普洱结缘。如今谈起这段经历,赵延军觉得无比幸运:“学普洱竟是从老茶开始的。”
 
   老茶让赵延军更直接地领会到茶叶的后发酵魅力。切身的感受体验,让赵延军对普洱痴迷。不仅口感绝佳,更从身体上获得了震撼的冲击;而同样的一片茶,做好以后,在不同的人手里、不同的环境下,存放出来的个性竟是完全不同,又让赵延军觉得普洱茶是所有茶类的终结者;于是他开始了潜心普洱茶之路。
 
   坚持手工制茶的执着
   2007年之后,普洱业的乱象渐生,出现了很多让普通茶人无法控制的东西,无论是品质、价格、还是售后服务。市场渐渐远离了赵延军的理想,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想做一杯能自主肩负责任的茶,属于自己的理想茶。
 
   2008年,赵延军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晴和堂”,正式成为战斗在“第一线”的茶人。
 
   出于对易武的偏爱,赵延军出品的茶叶70%都是易武料。而对于老茶的执着,让他在做新茶的同时,也仔细地考虑对其后期的转化的影响。为了让新茶未来的转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去贴近过去老茶的水准,赵延军所有的茶,都是坚持全手工制作完成的。
 
   在他的眼里,传统不代表落后,手工好过现代,这是对追寻理想的敬畏。
 
   没想过做大做强,只想把手里的茶做好
 
   然而,坚持全手工最致命的一件事,是产量不会太多。这在市场化的今天,明显是与规则相悖的。赵延军却不以为然,他只顾得自己的那一杯理想茶。
 
   当很多人问起赵延军是不是只做纯料茶,不做拼配茶、不做更多产区茶的时候,西北人赵延军回答很直爽——顾及不到。如果因为贸然的扩充,而出现问题,他宁可放弃。朴实的赵延军不妄加一点色彩,像极了戈壁荒漠的寥寂。
 
   而除了那个雅俗共赏的理念,赵延军说得最多的另一句是:“从来没想过做大做强,只要认真做就好了。”
 
 
作者:理想茶季
日期:2016-10-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