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茶类划分的依据,是工艺】
当中国的茶叶最初风靡英国的时候,英国人并不知道这神秘的东方树叶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以为红茶是红茶树上采的,相应的,那绿茶就是绿茶树上长出来的了。
而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茶类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工艺,不是名字或者颜色。
制作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是“做青”,包括摇青和凉青各个环节。摇青时,鲜叶在碰撞颠簸下,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伤,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生有色物质(形成“绿叶红镶边”)和促进芳香化合物的形成(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摇青需要看青摇青,比如叶片肥厚的品种,应多摇、轻摇;重萎凋的茶叶需要轻摇;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宜摇重些;夏、原料幼嫩的,晒青程度要足,摇青转数宜少。简简单单一个摇的动作,其力度、频率、时间,不练个好几年是无法入门的。
至于乌龙茶为什么闻起来像是有绿茶的清鲜,喝起来又似乎有红茶的甘醇,是因为它的发酵程度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从轻(20%)到重(80%-90%)不等。
也许最开始叫出“乌龙茶”这个名字的人也没有想到,乌龙茶还真是比较容易闹出乌龙事件的一种茶类。比如因为明明属于乌龙茶,却张冠李戴被误认为其它茶类;比如天生异香,却被当成是人工添加了香料,等等。
你们那么“红”,却都是乌龙
大名鼎鼎的大红袍就经常被当成是红茶,其实它是属于乌龙茶的一种。细品就知道,香气馥郁似兰,岩韵明显,绝对是岩茶中的翘楚,五、六泡之后,仍然甘醇鲜滑,回味长久。
大红袍只是因为名字带“红”跟红茶撞名,特产于安溪留山村的红心茶就比大红袍更具迷惑性了,它茶芽嫩红,茶汤透红,就连喝起来也有红茶的柔润。
但是它还是乌龙茶,它是在安溪留山村特定的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变异红心叶芽茶树,因为鲜叶中含有花青素所以会呈现出红色。
乌龙茶那么香是不是加了香料?
拼鲜爽,明前绿茶独占鳌头;比保质期,白茶、黑茶、普洱茶可以大战三百回合;论香型,乌龙茶傲视群茶,无人能敌。乌龙茶香型之多,似乎没有人能喝遍,没有人能数清楚,甚至被调侃为“品不完的香型,记不完的茶名”。
除开独特的地理环境、茶树品种等因素,摇青这道工序能促进芳香化合物的形成。
摇青可使乌龙茶的香气成分显著增加,而摇青程度的轻重直接影响着发酵程度,从而使香气成分有明显的差异。其后的各种高温工序,如炒青、烘焙等,能使得香气固定并进一步熟化与纯化。
在高温热效应中,低沸点的青草气挥发,高香物质产生,使得香气更显优雅清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