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茯茶的起源和发展
 
    公元1368年前后,中国人发明了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叶品种,这就是—茯茶。因当时采用湖南黑毛茶为原料,故名“湖茶”,又因原料送到泾阳手工筑制,称“泾阳砖”; 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后以其香味药效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销区销售,称为“附茶”。因为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状好似砖块,所以也叫“茯砖茶”,后来被美誉为“福茶”、“福砖”,因其系官引制造,购销受官府严控,亦称“官茶”、“府茶”。茯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也是加工工艺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大宗茶产品。
 
    茯茶因含有神奇的“金花”,写满了走向中亚、走向罗马的古丝绸之路,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历史上,湖南茶叶产区因压砖技术差,生产的砖茶质量疏松,经多次转运达到西北,茶砖破损严重。而采购原料运到泾阳加工成茯砖茶,不仅可减少茶砖破损,茯砖茶运往销区市场,交通也较湖南便利。
 
    明清西北的官茶,皆由陕西巡抚管理,泾阳成为其时茶叶加工、检验之地。将湖南原料茶在泾阳加工成茯砖茶,便于监造检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体积庞大的里引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从而引起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叫地方政府这里解决这一问题。时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的彭先泽先生,经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后,撰写了一篇题为《辟在安化不能压砖》一文,并见诸报端,引起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1939年5月,彭受托至安化试压黑茶砖,当时在安化的江南坪(现在江南镇),用木制压机压制样砖数片,送往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检验。6月接到复电:“样砖色味俱佳,唯砖身松弛,诸嘱压紧。”7月于湘潭订购铸制手摇螺旋压机六部,12月压机运回。1940年1月装制,3月正是开工压制,其产品据当时旅居江南坪的泾阳茶商称:“砖身紧致,色泽艳丽,香味醇厚,其品质在泾阳砖之上,并经重庆中国茶叶公司检验,电复堪合俄销,交由中国茶叶公司销售,自此,益阳开始压制黑砖茶。
 
    自1939年在湘益茯茶前身(安化第二茶厂)压制第一片黑茶砖后,便开创了湖南紧压茶生产的新纪元。
 
    1942-1943年,中茶公司湖南砖茶厂、江南砖茶厂试制茯砖茶66箱,每箱20片,计3960千克。由于对茯砖“发花”温度、湿度掌握不够,试制未能成功。
 
    1950年,湘益茯茶前身(安化第二茶厂)开始试制茯砖茶,从泾阳雇请技工三名,并取泾阳水来安化开始试制,同时是由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洽商武汉大学生物系赵教授来厂,进行近一个月的研究,主要对水热处理,加茶汁、干湿调剂火温等诸工艺的控制。
 
    1953年湘益茯茶前身(安化第二茶厂)试制作茯砖茶获得成功,打破了只有泾水和陕西人制茯砖茶的神话,结束了湖南不能加工茯茶的历史,开创了湖南紧压茶发展的新途径。
 
    1958年,湘益黑茶砖机制工艺压制茯砖又获成功,自此结束了几百年手工筑制茯砖的历史。湘益茯茶成功压制第一片机制茯砖茶。
  
    1953年3月安化砖茶厂更名为“安化第二茶厂”(湘益前身),1954年元月“安化第二茶厂”改为“安化茶厂白沙溪加工处”,1957年“白沙溪加工处”与“安化茶厂”分开,恢复“安化第二茶厂”(湘益前身),1958年后经省政府批准原“安化第二茶厂”迁益阳市,更改名为“湖南省益阳茶厂”。湖南省益阳茶厂(湘益)于1958年筹建,1959年7月建成投产。1970年按照湖南省商业局安排,白沙溪茶厂正式停止茯砖茶生产,茯砖茶由益阳茶厂生产至现在,并在产品上不断更新,市场不断扩大,已成为了边销茶生产的大企业。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