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理解我们从茶汤中可以喝到什么“内涵”,才能进一步去分辨它的优劣与欣赏它的个性。这是“评茶”与“品茶”的必修课程。
茶汤的“稠度”
喝茶时我们最先会注意到的是茶汤的“稠度”,所谓稠度是指茶叶“水可溶物”溶解在这杯茶汤中的多寡。我们经常说:这茶泡浓了,是指茶叶的内含物溶出太多,如果说是泡淡了,则是指溶出太少。
我们练习泡茶就是要学会把茶泡到我们认为最恰当的“稠度”。前面说到“水可溶物”,因为茶叶内还有不溶于水的成分,一般泡茶总是用水浸泡,除非从事化学分析才会使用到其他溶剂。影响茶汤稠度最主要的因素是茶叶浸泡的“时间”。
茶汤的“强度”
喝茶时我们还会注意到茶汤的“强度”,这强度是指茶汤对口腔的刺激强度,这刺激不是指喝了茶会不想睡觉的那种生理作用,而是味觉与嗅觉上的反应。
有些茶喝进嘴里,感觉到非常激烈,苦涩味强的茶是属于这一类,有些则非常温顺。一般说来,“水温”高时,浸泡出的茶汤强度会高一些。
茶汤的“调和度”
进一步我们还要留意茶汤的“调和度”。所谓调和度是指茶汤内各种滋味的“组配”状况,组配得好,我们就说这杯茶汤的调和度佳,品尝起来很有立体感,否则我们会觉得很单调,只是平面的而已。
同一壶茶,浸泡到后来,稠度降低了,只好拉长浸泡的时间,溶出一些尚未被溶出的成分。茶人在泡茶的时候,就是利用水温、茶量、时间与浸泡器的质地等来表现该茶最佳的茶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