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我国主要的茶类饮品,采摘茶树的新叶或芽,不经发酵,采用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而制作成品。中国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主要以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为主,黄河流域及云贵等地为辅。
茶叶最早起源于巴蜀之地大至为现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那一带。《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可以推断西周之前巴人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叶了,也就是说茶叶起源至少至今3000年了。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主要依据关于目前最早记载茶叶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因此可以说蒙顶山是我国最早的茶叶种植及制作的起源地。
两晋南北朝时期,晒青茶的出现。为方便茶叶储藏和运输,出现了将散装茶叶跟米膏一起制成茶饼的晒青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初唐时期。唐朝中后期蒸青饼茶取代了晒青饼茶成为当时茶的主要形式。蒸青茶克服了晒青茶加工后仍有浓浓的青草味这一缺点,使茶叶的味道更加鲜爽。
到了宋朝,由于蒸青饼茶在压制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茶香,而且制茶过程费时费力,于是就出现了蒸青散茶,蒸青散茶是将茶蒸后直接烘干,这样就很好地保持了茶叶的香味。自宋朝至元朝,蒸青饼茶和蒸青散茶一直并存,直到明朝初年,这种局面才被打破。
明朝1391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于是,不再有蒸青饼茶,而独存下来的蒸青散茶在明朝前期大行天下。这也就是现在绿茶的前身。再经过一系列工艺的完善整合,利用干热发挥茶叶芳香的炒青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其实炒青工艺早在唐朝以前就有了,不过直到元朝才在王祯的《农书》中提及。到了明朝,炒青工艺日趋完善,已经有杀青、摊凉、揉捻和焙干等全套工序了,这也就非常接近现代的炒青绿茶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