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武夷岩茶的历史文化从商周记载一路走来
普洱茶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此句是对武夷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概括,她除了向人们诉说着,武夷山是集儒、佛、道三教与一体外,还点出独具武夷特色的武夷岩茶。然而儒释道三教还与独具特色的武夷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武夷岩茶的外表并不能让人一见倾心,但是却有着非常独特的韵味,并且包含着丰富的武夷文化。因此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
“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身份,菩萨的心肠”。
武夷山,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以九曲溪为轴线所组成,以石为神髓,以水为灵韵。群峰连绵、秀拔奇伟,处处印证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独具匠心。或许是因为生活在灵山秀石之间的武夷山人,对岩与石的感情格外深厚,于是,他们把这种茶称为“武夷岩茶”。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有“碧水丹山”、“奇秀甲天下”的自然风景区和世界同一纬度不可多得的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历史悠久,自彭祖开创大彭国至今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彭祖则是我国中医和养生的创人之一。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相传,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传说彭祖在这里活到八百岁,自仙游峰等升仙而去。而彭祖之所以长生不老,正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
武夷山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更是闽越文化的摇篮。古越人特有的葬俗“架壑船棺”、“虹桥板”等古物,历经3800多年的风风雨雨,留存至今。武夷山的城村汉城遗址,距今2000多年,面积48万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和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城市遗址。
 
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据《从“濮闽”向周武王贡茶谈起》一文,早在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了。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到了宋代,武夷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大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的诗句,赞美武夷岩茶。
元代的统治者嗜茶成性,且颇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选,于是在元代武夷茶正式成为贡茶。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为了监制贡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当时武夷茶就大量进贡了,而且长达255年,从客观上扩大了武夷茶的影响。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朱元璋诏令产茶地,禁止蒸青团茶,改制芽茶入贡(此时事记述于《野获编补遗丛书》)。自此全国的做茶工艺技术大面积改革,所有的茶的制作工艺都为达到便于冲泡为终极目的。原本的武夷山茶芽做的茶品基本停止生产,茶师傅们开始逐步实践和改变武夷山茶叶的炒制方法。明中期现在的经过摇青走水,达到半发酵的青茶工艺基本成型,并工艺传到武夷山外。清中期由于加工炒制方法不断创新,在制茶过程中不断摸索,就出现了不分红茶的制作。
清代是武夷岩茶全面发展时期,武夷茶区不仅有生产武夷岩茶、红茶、绿茶,而且还有许多的名从。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8-1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